经双侧药盒行耙动脉灌注吉西他滨治疗膀胱癌的护理体会(一)
详细内容
作者:李秀杰郑洪梅袁玉勤
【摘要】目的:总结112例膀胱癌患者经双侧药合行动脉灌注化疗药的护理经验。方法:经介入手术将导管经双侧股动脉植入,头端到达膀胱肿瘤供血血管,尾端连接药合形成一埋植系统,化疗时将穿刺针直接刺入药合注射座进行药物加压灌注。结果:11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埋植药盒植入成功率100%,注射座穿刺成功率100%,一针穿刺成功率98%,有6例在注药前试注操作时无回血或回血不充分,经在DSA下照影显示导管通畅继续用药,有2例化疗4个疗程药盒导管堵塞经手术拔除。
【关键词】药盒;动脉灌注;膀胱癌;护理
2009-01~2010-06我们科经介入手术将药盒导管系统植入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治疗膀胱癌112例,共灌注1320人次,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和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住院患者112例,男68例、女44例,年龄34-78岁,中位年龄56岁,临床症状多数表现为肉眼血尿、下腹痛、尿急等。1例IV期女性患者盆腔疼痛较重。
1.2设备与材料:穿刺针,药合导管系统,弹簧栓子,手术用缝合针、刀、箭和丝线,按钉式药合专用注射针头。
1.3药合植入方法:1)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行右股动脉穿刺插入猪尾管,管头位于腹主动脉下端髂总动脉分叉上方行盆腔造影。2)用小弯管与猪尾管进行交换,然后将小弯管插至对侧髂内动脉,在导丝的引导下进行臀上动脉超选泽插管,经导管送入弹簧栓子将臀上动脉栓塞。3)交换药盒留置导管并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头端置于髂内动脉主干,用5ml注射器向留置导管内注入造影剂后放置待用。4)用同样的方法经左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右臀上动脉栓塞并将导管置于右髂内动脉。5)用利多卡因在穿刺点下方将两侧大腿上外侧区域进行局部麻醉,并在股动脉穿刺点外下1.5cm处向下做约3cm长的纵行切口,向切口外侧分离皮下组织做成一个能容纳药合的皮吓囊腔,用遂道针将留置导管经穿刺点引至皮下囊腔并于药合连接,注射造影剂证实药合于连接部位无渗漏后缝合切口。
1.4药物灌注方法:1)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签字后,遵医嘱将吉西他滨100mg/m2,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入100ml盐水中,顺铂35mg/m2,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入150ml盐水中,灌注时间为1.5h。2)消毒穿刺部位,以注射座为圆心,向外用螺旋方式擦试,直径为10-12cm;带上无菌手套进行穿刺点定位,用非优势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将注射座拱起,此三指的中心即为穿刺点;用药盒专用注射针垂直从中心处刺入注射座,直达储液槽底部,动作应轻柔,以稍感阻力即止,抽出鲜红色回血证实针头位于储槽内。同样的方法穿刺对侧药盒。推入10ml盐水冲管后,连接输液器,应用加压装置进行输液袋加压灌注,调节器调节滴数,两药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灌注结束后,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10ml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封管,拨针后压住针眼20-30分,无出血用纱布包盖,胶布固定。
2结果
1.1全部11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埋植药盒植入成功率100%,注射座穿刺成功率100%,一针穿刺成功率98%(1320/1295),有6例在注药前试注操作时无回血或回血不充分,经在DSA下照影显示导管通畅继续用药,有2例化疗4个疗程药盒导管堵塞经手术拔除。
1.2在全部112例病例中,药盒导管系统局部皮肤切口钧I期愈合,无一例化疗药外渗或局部肿胀现象发生,各系统的毒副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1例用药2个疗程后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双足踝以下麻木,经营养神经等治疗2个月后恢复正常。以往化疗较为常见的局部反应如脉管炎等无一例发生。
2护理
2.1术前护理:1)常规检查血凝四项、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测定。签属患者知情同意书。2)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交谈告之该手术微创、痛苦小,24小时后便可自由活动。
2.2术中护理:1)协助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脱掉裤子暴露大腿两侧腹骨沟区域,消毒手术区,铺无菌单,建立静脉通道。2)打开手术包,准备手术用品及药品,连接心电监护仪,随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