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与社区预防(一)
详细内容
【摘要】 首先分析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体重、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精神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社区预防保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危险因素 社区预防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1〕。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就应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探究预防和保健措施,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早期预防和自我保健能力〔2〕。现就本中心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观察6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高血压病的病因形成及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病因一般有如下几种:治疗不当、药物治疗不能耐受,以及继发性的高血压,精神心理因素、大量吸烟酗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药物相互作用等都可引起高血压病。本中心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观察6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因中,治疗不当占30%,药物不能耐受占11%,继发性高血压占30%~40%,精神心理因素占10%~20%,大量吸烟、酗酒占3%~5%,同时服用影响降压效果药物的占3%。本中心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约3%可明确诊断:(1)肾实质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即肾素分泌瘤,使血压异常顽固不易控制;(2)肾血管性高血压:1/3呈难治性高血压,对6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观察,肾动脉狭窄发生率约20%,老年患者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患者主要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但青壮年肾动脉粥样斑块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并不罕见;(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达30%以上;(4)嗜铬细胞瘤:
是由于嗜铬细胞肿瘤或增生并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所引起的血压升高的一种疾病,病变大部分位于肾上腺髓质,少部分病变位于肾上腺以外的其他交感神经组织;(5)其他: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垂体微腺瘤、主动脉缩窄、精神心理因素等,统计本组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尤其是惊恐发作导致高血压的约10%~20%。老年高血压合并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大量吸烟、酗酒也常是血压难以控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