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科医学化学教学改革
详细内容
医学化学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它不仅为后继医学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免疫学、药理学、临床诊断等课程)打基础,而且在医疗工作中也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是医疗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医学化学的内容与医学密切相关,但由于其隶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在教与学两方面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教学质量不理想。分析其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质量。
现将笔者在近年来教学工作中总结的体会报告如下。 目前,现代化学和现代医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疾病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这些都离不开化学。如,研究生命活动的生物化学就是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理学发展起来的,其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各组织的组成、亚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和能量变化等生命活动。近几十年来,化学方面的重大进展之一是对生物高分子(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 的了解取得了突破,由此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其发展使人们对生命的了解深入到分子水平,对医学知识和其他相关的生物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化学家证明了作为生物遗传因子的基因(gene)就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DNA)。人们用新的化学方法测定基因的分子结构,通过改变这些结构以制造不同的基因。
这一成就应用于医学后,对人类遗传性疾病可以做出分子水平的解释,人们对这个领域在利用化学于健康方面的进展给予了很高的期望[1]。另外,各种色谱分离技术给化学和医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查形式,对我校06 级的临床、眼视光、高护专业医学化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医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学生对医学化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 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同时开设,医学课程任务重,学生中普遍存在“医学生学习化学无用”的思想, 认为化学课可有可无,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医学基础课上,导致学生仅能应付考化学本身系统性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医学需要[2]:目前医学化学教学基本按传统的体系进行,教材重视化学原理而忽视技术应用。各种分析仪器已在医院和医学科研机构普遍使用,但教材却没有提供仪器分析的基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