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详细内容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已连续4年召开现场会加以推动。去年,省里接连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权限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这些举措,必将对县域经济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市管县体制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逐步形成,既发挥了积极作用,又显现出一些弊端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政权的基本治理单位。现在我国实行的市管县管理体制由来已久: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为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城市蔬菜等副食品的供应、完善城市功能而逐步建立的。至2001年,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建制3犯个,其中地级市265个,占地级行政管理建制的 798%,地级市管理的县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0%、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 实践证明,市管县对于增强大中城市实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