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行政管理论文>新农村建设中电子政务的价值基于农村地区四位一体发展的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电子政务的价值基于农村地区四位一体发展的分析

详细内容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只有这四个部分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才能推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前进。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组成的“四位一体”的结构,这四个部分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总的布局和要求。这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布局要求中国农村地区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维度上协同发展,这也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指明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内涵,也是党中央在当前历史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它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也从总体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趋势。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恰逢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时期,中国政府加快了信息技术在政务活动中的应用,使电子政务得以迅速发展。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以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的过程。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农村信息化水平低下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造成城乡差距拉大、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中国社会协调进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加快针对农村的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可以带动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宝贵的工具支持,为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技术保障。电子政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shlunwe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