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高校内部行政管理
详细内容
摘 要:随着高等学校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进入大众化、国际化的教育市场,正如政府工作讲求政绩一样,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逐渐外化在学校工作的绩效上。在高校普遍重视内部学术科研管理的形势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发展,加强高校内部行政管理,调动高校主体的积极性,寻求一种“序化管理”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外化工作绩效;序化管理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以优化资源配置,理顺内部关系,提高工作绩效为目的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教育的腾飞作出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高校从消费性事业部门转变为基础性、先导性的文化产业。高校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然而为数众多的“发动机”在新形势下却暴露出不少问题, 突出地表现在高校内部的“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的思考 .高校行政管理的内涵高校行政管理是依靠上级赋予的职权,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学校人、财、物、事、信息及相互关系等的协调与运作,是实现对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大学充分发挥作为教育和科研机构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保持教学生活的稳定。高校行政管理的地位高校的行政管理通过行使行政权力,直接为推动教学科研工作,搭就了一个效率、公平、秩序的平台来支持学术管理工作,是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展现高校工作绩效的支撑平台和保障体系。高校行政权力是依靠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意志、社会要求、学校规章制定的强制手段形成的影响和支配大学内部成员和机构的一种权力形式,该权力具有强制性、统治力和领导力,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更具一种外在的导向作用。
高校行政管理的定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工作内容有很强的学术性。高校内有许多知识渊博、造诣精深的学者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况且学术内部的多元性决定了教师学者工作的独立性,因而不宜统一指挥,一律要求,如若没有高效优质的管理,难以实现高校职能的最大化。管理是一种经济资源,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现代社会文明三鼎足,管理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要让高校的发展健康有序,就必须把管理和教学、科研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管理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绩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高校的行政管理应是一种自上而下,以“人”为重心的序化管理,让管理模式程序化,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不忘管理目标,防止把手段当作目标的恶性循环。
2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管理理念落后,认识不到位高校突出教学和科研,教学管理工作重数量而不重质量,只管布置任务,却没有合理的质量评估标准, 这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越来越处于被动和附属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