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行政管理论文>浅析影响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因素及对策

详细内容

公共行政支出绩效,就是指公共行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从产出角度看,在资金耗用一定的情况下,所完成的社会事务有大多,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从投人角度看,在完成满足社会需要的事务量的前提下,所耗用的资金是多少。

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公共行政活动的财政资金投人与产出效果的比较分析,重点通过提示公共行政支出的合理性和公共行政支出经费使用的有效性以反映公共行政支出耗用的效益性、经济性和效率性的一种管理方式。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是注重结果而非过程的管理,在管理内容上,相应地它要求财政预算以部门的绩效为主,而不是根据部门人数的多少进行财政拨款,从而有效控制行政支出规模,提高行政支出的使用效果。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的宏观因素,是不可忽略的变量,所以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探讨。 公共行政支出的绩效水平取决于其投入与产出的对比。从投人来看,在绝对数上公共行政支出规模上,由1978年的52.9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3512.49亿元,约增长了66.5倍,超过了社会文教费35.4 倍的增长速度。从199。年以后,公共行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超过了国防费用开支,居总支出的第三位。

P268我国的公共行政支出,大部分费用是用于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吃饭问题。从公共行政支出的绩效看,尽管目前还没有一套合适的绩效指标体系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公共行政支出的绩效水平,但从行政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资金挪用,利用公款吃喝浪费严重,行政体制僵化,政府缺乏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政府不能有效回应社会公共需要等现象中,至少可以反映出目前公共行政支出既无效益性、也无经济性,又无效率性。造成公共行政支出绩效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从宏观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一卜几点: 实行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本身就是民主的产物。

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前提是,要求纳税人享有一系列权利如”赞同纳税权”、”选举代表权”、”政府服务权”、’‘税款节俭权“④,并得到法律的保障。尽管我国法律规定了纳税人拥有很多权利,但许多权利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上,是象征性的而不具有实质性。纳税人并不享有真正的纳税人权利,纳税人也就无权要求政府管理人员按照其意愿,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政府部门失去了纳税人权利约束,对公共行政支出的运用很少考虑纳税人的利益,很少追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