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58例分析(一)

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58例分析(一)

详细内容

作者:罗素平 张春林 蒋晓燕 王秀梅

【关键词】 缬沙坦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对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给予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4周后观察血压、心功能、心率、心电图、血脂、血糖、血电解质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血压稳定下降,有效率89.7%(P<0.01);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7.9%;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恢复,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有降压和改善心功能双重作用。

  【关键词】 缬沙坦;吲达帕胺;高血压;心功能不全

本文选用缬沙坦(代文)联用吲达帕胺(寿比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均无缬沙坦用药禁忌,男31例,女27例;年龄52~75岁,平均65.5岁;高血压2级26例,3级32例。按照NYHA的心功能分级法:心功能Ⅱ级13例,Ⅲ级40例,Ⅳ级5例。

  1.2 方法

  1.2.1 血压测定〔1〕 所有患者均于上午8~10时在高血压专科门诊测量坐位右臂血压,测量前休息15min,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连续测量3次取均值。服药第一周每天测血压1次,调整服药剂量及次数,血压稳定后每周测血压2次。

  1.2.2 给药方法 非初治者入选后停用降压药2周〔药物清洗期,如收缩压(SBP)>180mmHg则给予硝苯地平控制到安全水平〕后与初治者一起口服缬沙坦80~160mg,1~2次/d,吲达帕胺2.5mg/d,连续治疗4周。

  1.2.3 观察内容 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测血压,记录症状、体征,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并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时记录不良反应。

  1.2.4 疗效判定标准 血压判定标准〔2〕(1)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如SBP高也同时降至正常。(2)有效:DBP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如SBP高则下降≥30mmHg。(3)无效:未达上述指标者。心功能判定标准(1)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2)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2.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