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作者:周逊 聂建东 王毅 刘永平 朱辟疆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补肾健脾活血汤 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剂

 慢性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病理类型多样,呈缓慢进展,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腰酸、疲乏、水肿、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最终不可避免地进入终末期肾衰竭,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6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所门诊和住院的慢性肾炎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7~62岁,平均(31.7±8.8)岁,病程4个月~18年,平均(2.1±4.1)年。26例中腰酸、疲乏17例,水肿7例,肉眼血尿5例,高血压5例,肾功能轻度异常4例。血管紧张素(RAS)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6~68岁,平均(29.9±11.8)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3.2±5.1)年。52例中腰酸、疲乏35例,水肿16例,肉眼血尿11例,高血压13例,肾功能轻度异常7例。联合组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14~69岁,平均(31.7±8.8)岁,病程2个月~18年,平均(2.8±4.8)年。65例中腰酸、疲乏42例,水肿17例,肉眼血尿12例,高血压16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2例。三组中所有肾功能轻度异常的21例血肌酐均177μmol/L。三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所有病例诊断符合“第七届全国中西结合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 [1],并排除继发性慢性肾炎综合征。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处理

  三组均先给予一般处理,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有水肿者加利尿剂口服。中药组中血压高者加用钙阻滞剂(B),施慧达(通用名:苯磺酸方旋氨氯地平)1次2.5mg,1天1次,晨服。RAS组及联合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后血压仍高者,可联合钙阻滞剂(B)治疗。以上各组均控制血压降至90~130/60~80mmHg(1mmHg=0.133kPa)范围内。

  2.2 中药组

  予补肾健脾活血汤,组方:熟地黄15g,淮山药、山萸肉各12g,粉丹皮6g,仙灵脾12g,怀牛膝15g,生黄芪24g,潞党参12g,全当归、川芎各15g,红花10g,白茯苓12g,1天1剂,水煎,分2次服。

  2.3 RAS组

  予蒙诺(通用名:福辛普利钠)1次10mg,1天1次,每天晨空腹顿服,根据病情逐渐加至1天20~30mg;安来(通用名:厄贝沙坦)1天75mg,1天1次,每天晨空腹顿服,根据病情逐渐加至1天150~300mg。

  2.4 联合组

  予中药补肾健脾活血汤加蒙诺、安来治疗,剂量、用法同上。

  观察指标:治疗中每月常规检查肾功能、血电解质、肝功能、血浆蛋白、血脂分析、24h尿蛋白总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每2周查尿沉渣分析,每周检查血常规及尿常规。肾功能异常病例,每2周查一次肾功能及血电解质。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