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消化科护士的自我防护(一)

消化科护士的自我防护(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消化科病房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护士在护理患者时难免接触带有传染性的污染物,并且随着高效化学消毒剂及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种危险因素时刻威胁着护士的心身健康,为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本文详细分析了消化科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危险因素,提出了全面具体的防护措施。消化科护士只有切实做好自我防护,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才能提高日常工作的安全性,让患者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

【关键词】 消化科;护士;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高效化学消毒剂及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在配制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皮肤和呼吸道的损伤,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我国是乙肝患者的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消化科收治的患者中乙肝患者占大多数,其后期常并发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腹水甚至癌变,病情往往迁延复杂,其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多具有传染性。由于患者多,工作繁忙,护士在工作中难免受到针刺、玻璃划伤等各种伤害,手部皮肤经常存在伤口,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难免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引流液,随时有可能受到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感染,成为病毒携带者或者感染者,失去健康的身体[1]。

  1 危险因素

  1.1 直接接触 在抽血或输液的过程中由于直接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引流液。

  1.2 锐器损伤 在加药时徒手掰玻璃安瓿,玻璃容易划伤手部皮肤,为患者拔针时操作不当或分离用过的针头及回套针帽时误伤。

  1.3 药物影响 在配制药物特别是化疗药物时,药物形成的雾滴及气溶胶,可通过眼睛、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潜在的损害,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

  1.4 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容易对眼睛及皮肤造成伤害。配制84消毒液时高浓度的84原液形成的气雾以及配制过程操作不当均可造成呼吸道及皮肤的损伤。常用的碘伏消毒剂若经常接触手部皮肤,可引起皮肤粗糙、皲裂、色素沉着甚至过敏、出现皮疹等。

  1.5 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由于患者多,护理人员少,工作压力大,长期站立行走及频繁弯腰动作,加上三班倒的工作性质,可长期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性疲劳、静脉曲张、腰背痛、生物钟紊乱而导致内分泌失调。并且与患者或家属接触的机会较多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惫。

  1.6 其他因素影响 频繁的电话及呼叫器铃声、开关门产生的噪音、嘈杂的工作环境等,可影响护士的听力,分散注意力,甚至导致听力下降。体温表损毁后或血压计水银槽溢出的水银,是容易被忽视的毒性垃圾,水银在空气中形成的水银蒸汽可对神经系统和肾脏造成毒害。

  2 防护措施

  2.1 直接接触污染物的防护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增强防护意识,改变传统的不怕脏,不怕累的观念。积极学习职业防护的内容,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流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选择安全的医疗护理用品。工作中不要怕麻烦或持无所谓态度,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直接接触患者时要带好口罩,每日更换一次,如有潮湿或污染时随时更换,同时也要戴好帽子、穿好工作服,每周更换2次,如遇到污染随时更换。工作中不接触眼、鼻和皮肤,不随意接听电话、整理头发、触摸眼镜等。如为乙肝患者抽血、注射、灌肠、胃肠减压时需戴防护手套,将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用1∶50的84消毒液加盖浸泡1 h后再处理掉,处理完污染物后脱去手套并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为肝昏迷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带双层手套,并防止患者不配合发生针刺伤。为患者进行终末处置时要带好防护手套,用过的被服放于黄色的垃圾袋内并贴好标签,标志为污染物,送洗衣房先消毒后再单独清洗,防止交叉感染。对床单元用1∶50的84消毒液进行彻底擦拭,床垫暴晒6 h以上。注意开窗通风,以减少空气污染,彻底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