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外周血管充盈不佳者留置针负压穿刺置管的效果评价(一)

外周血管充盈不佳者留置针负压穿刺置管的效果评价(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用负压穿刺置管法提高外周血管充盈不佳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方法 随机将100例外周血管充盈不佳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负压穿刺置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对首次穿刺失败的两组病人采用试验组的方法重新负压穿刺置管,观察穿刺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次重新负压穿刺置管成功率非常高。结论 对于外周血管充盈不佳者宜采用负压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 浅静脉留置针 负压穿刺置管 充盈不佳

目前静脉留置针因其留置时间长,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便于治疗和抢救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静脉留置针因其管径较粗,针梗较柔,特别对于一些大量失血、失液、个体循环不良等造成的外周血管充盈不佳、静脉塌陷者,置管成功率低。临床上我们采取以负压的方法穿刺置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住院的外周血管充盈不佳患者100例。男78例,女22例,年龄22~79岁,平均47.5岁。其中上消化道出血56例,外伤致急性失血性休克18例,胰腺炎9例,肝硬化6例,胃癌11例。所有穿刺血管均选用上肢静脉。

1.2 方法

1.2.1 分组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穿刺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操作 由固定两名高年资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操作。

1.2.3 材料 除一般静脉输液所需用物外,另备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22 G浅静脉留置针和3 M透明敷料,10 ml注射器1支,10 ml生理盐水1支。

1.2.4 穿刺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进行穿刺:先将静脉留置针与输液器连接好,排尽空气。选择血管及消毒穿刺部位后,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 cm,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透明敷料或胶布固定〔1〕。试验组采用负压穿刺法:先将注射器针头连接,再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后排气。前一部分操作步骤同上,在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助手将注射器回抽保持注射器在进针过程中处于负压状态,见回血缓慢进针,注射器轻轻推注――回抽――推注,如无阻力,见有回血,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至套管全部进入血管,最后抽出针芯,用透明敷料固定,换接输液装置,将两组首次穿刺失败者再以试验组负压穿刺置管法进行二次穿刺。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