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社区全科医师培训与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社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工作的方法,总结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全科医师培训基本模式及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通过实践对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进行总结,以探讨全科医师的培训模式。结果 依据对社区全科医师的具体特点(其年龄、职称、学历等),明确其岗位培训目的,重视教学方法,尤其注重培训教材建设、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实践性教学等。结论 实施适合于全科医师的培训计划是行之有效的,不断完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可推动社区医师的医疗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关键词】 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培训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全科医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全科医师的培训教育成了我国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训体系的重要环节。现对本院的社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反馈实施效果和意见,以便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服务于社区。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本院8个社区(万宝、府明、东安、盐湖城、登峰、湖滨、安民、府园)的所有医师进行全科培训,其中医师26名,主治医师32名,副主任医师22名,年龄(35.4±6.7)岁,依据社区医师对岗位培训的需求,制定社区医师全科培训计划并提供依据。
1.2 全科医师社区角色与特点
1.2.1 为个体病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医疗保健
辨别病人提出的所有问题,包括不确定的问题、疾病的早期症状、慢性疾病、心理社会问题及康复需要等。
1.2.2 提供病人为导向的保健
了解病人为什么在特定的时间,带着特定的问题来看病;掌握病人每次诊疗时对结果的期盼,并对之作出反应;了解特定问题如何影响特定病人。
1.2.3 提供家庭为导向的保健
认清谁是真正的病人,是与医生接触的人,还是其他的家庭成员;认识家庭因素对病人健康的影响及病人的健康问题对家庭的冲击。
1.2.4 促进医患关系
了解医生对病人的感情是如何影响病人的情况,以及医生应如何处理这种感情方式,把医生和病人及家庭的关系视为医疗保健的重要方面。
1.2.5 确定社区的健康问题和需要,制定社区卫生计划
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发现社区中寻求医疗保健的人之外的健康问题,通过病例发现并进行健康教育,照顾那些缺乏照顾的人群;确认社区的健康需要和社区资源,制定社区的整体卫生计划。
1.2.6 管理社区资源
努力争取在卫生保健系统中的优势地位,对社区的任何健康问题发挥最大影响力,在分配协助使用有限卫生资源时起到主要的管理作用。
1.3 培训方法
1.3.1 临床实践
岗位培训分为1年制、2年制、3年制三种学制形式。第一年:用两个月时间集中理论学习,以后以讲座形式分散学习。集中理论学习内容为:全科医学的概论和社区常用诊断学基本方法等;第二年:用一个月时间集中理论学习,以后以讲座形式分散学习。集中理论学习内容为: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合理用药,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等;第三年:用两周时间集中理论学习,以后集中临床各科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主的学习。
1.3.2 培训方式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采用理论学习和社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理论教学和技术操作300学时,社区实践200学时,选择教学方式多为实践观摩和理论课面授相结合方式。不同学历与年龄段的学员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有所差异,高龄段学员对面授等传统教学方式认同度较高,而低年龄段和学历层次高的学员对计算机网络培训教学方式的接受度较高。
1.3.3 培训考核
主要以社区实践基地实施量化管理和考核,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对考试方式的选择有差异,学历层次较低的学员对理论考试方式认同度较高,学历层次较高的学员则较注重教学实践训练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