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两性霉素B联合碳酸氢钠漱口防治口腔真菌感染疗效观察(一)

两性霉素B联合碳酸氢钠漱口防治口腔真菌感染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碳酸氢钠漱口防治口腔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血液内科化疗后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试验组均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碳酸氢钠漱口,对照组均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漱口。观察这90例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7天内痊愈的比例数高出对照组,试验组7天内加重比例数低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口腔黏膜恶化程度反应比对照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轻(P0.001)。结论 两性霉素B联合碳酸氢钠漱口对防治化疗后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两性霉素B;碳酸氢钠;口腔真菌感染

口腔溃疡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发病率高达24.8%~67.0%,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进食,甚至阻碍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1]。临床发现口腔溃疡容易并发感染,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真菌感染率远高于其他疾病,居第一位[2]。我们科室一直把化疗后口腔真菌感染防治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进行跟踪,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用两性霉素B联合碳酸氢钠漱口能有效地防治口腔真菌感染,现将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内科90例化疗后患者,男48例,年龄16~68岁,平均45岁;女42例,年龄17~65岁,平均43岁。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平均年龄44岁,试验组45例,平均年龄44岁。

  1.2 分级标准 口腔黏膜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量表将口腔溃疡分为0~Ⅳ级。0级:口腔黏膜无异常;Ⅰ级:口腔黏膜有1~2个1.0 cm的溃疡,出现红斑疼痛;Ⅱ级:口腔黏膜有1个>1.0 cm的溃疡和数个小溃疡,但患者能进食;Ⅲ级:口腔黏膜有2个>1.0 cm的溃疡和数个小溃疡,能进流质饮食; Ⅳ级:口腔黏膜有2个以上>1.0 cm的溃疡或融合溃疡,不能进食[3]。

  1.3 患者口腔黏膜情况分级 见表1。

  以上0级所列举病例,口腔黏膜无异常,疑似真菌感染,真菌培养阴性,广谱抗生素治疗1周无效。以上Ⅰ~Ⅳ级病例中,经实验室检查,痰、咽拭子培养阳性,血培养阳性,确诊有真菌感染。表1 90例患者口腔黏膜分级情况

  1.4 方法 (1)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交替漱口,指导患者每天餐前、餐后、睡前用漱口水漱口,每次10~20 ml,清洁口腔;(2)试验组用5%葡萄糖液500 ml加两性霉素B 25 mg避光联合2.5%碳酸氢钠500 ml交替漱口,每天3次,每次10~20 ml,对于病重者用两性霉素B静脉联合用药。

  1.5 观察口腔黏膜反应 在充足的光线下,每日观察口腔一次,记录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及溃疡出现的时间、面积、数量等资料。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别计算两组治疗中不同口腔溃疡级别的P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