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跟骨骨折术后伤口并发症高危因素调查研究(一)

跟骨骨折术后伤口并发症高危因素调查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对我院36例行跟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其术后引起并发症的可疑因素及高危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00年8月~2003年3月36例在我院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仔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受伤因素、延迟手术天数、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等,并对以上可疑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患者(40处)跟骨手术后有7例(17.5%)出现了伤口感染、血肿、切口裂开、足跟坏死、慢性骨髓炎等不同并发症;其中,坠落高度大于3 m、延期手术时间不充分、手术时间及止血带时间较长,可能是引起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我们认为在骨折后7~10天行手术治疗、缩短手术及止血带时间,可以降低手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产生。

【关键词】 跟骨骨折;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incidence of wound plications following operative fixation of fractured calcanea and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m.Methods 36 patients with 61 fractured calcanea were enrolled to our investigation from Aug.2000 to Mar.2003.The detai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included injury cause,delayed time,operation time and tourniquet time.Results We reported an overall wound plication rate of 17.5%(7/40).Wound infection,haematoma,dehiscence and heel necrosis were noted in our series with or without underlying osteomyelitis.Conclusion We identify the following as risk factors to the causation of post-operative wound plications:(1)fall height is more than 3 m(P0.05);(2)delayed time is less than 7 days(P0.05);(3)operating time is excess of 2 h(P0.05);(4)tourniquet time is excess of 1.5 h(P 0.001).

〔Key words〕 calcaneal fracture;plications

目前,随着高处坠落伤及高能量损伤的逐渐增多,跟骨骨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对于移位及压缩程度较小的跟骨骨折,我们一般采用保守治疗,且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但对于比较复杂的跟骨骨折,保守治疗常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则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但由于跟骨是体内承重的不规则骨,解剖位置特殊,周围血供不充分,故对于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存在一定难度。随着目前对于跟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提高(CT诊断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成为可能,且被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且许多学者也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较好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报道〔1~3〕。然而,各类文献中,均表示跟骨骨折术后伤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故本次研究我们对于2000年8月~2003年3月的36例患者40处跟骨骨折进行2年随访。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于导致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的患者均详细记录术前及术后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个人史、药物服用史、术前皮肤条件、手术过程等。高处坠落的高度及损伤的机制也应详细记录。手术时间及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也在本次研究的记录中。自2000年8月~2003年3月共有74例跟骨骨折患者在我院进行诊断及治疗,其中36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并发症组(n=7)和无并发症组(n=33),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25~52岁(平均41岁);其中4例患者有双侧跟骨骨折,行双侧跟骨手术,故共有36例(40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患者骨折由车祸引起,其余31例患者是由于高处坠落引起。其中术前2例跟骨骨折合并存在皮肤伤口,但都小于1 cm;所有的患者均没有其余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粥样硬化等。跟骨的X线片(包括正侧位及轴位片)及CT片作为术前常规检查项目。根据CT片上的骨折情况,我们对跟骨骨折进行Sanders分型〔4〕,见表1。表1 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

1.2 并发症标准 具有以下标准之一,我们就认为患者术后产生了并发症:切口感染(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阳性);伤口坏死、足跟坏死及切口裂开;需要切开引流的血肿及术后出现的骨髓炎。

1.3 手术方法 在手术方面,所有患者手术中采用止血带技术,后采用外侧单一切口。利用手术刀做跟骨外侧弧形切口深度直至骨膜,在骨膜下慢慢全层剥离皮瓣,同时在距骨上打入克氏针,利用弯曲后的克氏针保护剥离的皮瓣。同时,通过切口暴露距下关节,对跟骨骨折进行复位,对于压缩严重的患者进行异体骨的移植。C臂机透视满意后,使用跟骨钢板进行固定。冲洗伤口后,放置引流管一根,根据引流量在术后3天内拔除。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最后用4-0皮肤缝线缝合皮肤。术后常规使用静脉抗生素,后改用口服抗生素至体温正常后3天。术后3~4天内使用支具抬高患肢防止水肿。术后第3天起,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被动屈曲,防止关节黏连。术后一周起,允许患者在不负重的情况下下地行走同时进行踝关节的主动运动。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对所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年龄、坠落高度、是否吸烟、等待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等因素进行t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