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胃癌穿孔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一)

胃癌穿孔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穿孔患者采用外科治疗。结果 胃癌穿孔修补术4例中死亡2例,姑息性胃癌切除术7例中死亡2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8例。结论 胃癌穿孔的诊断一旦确立,应紧急行手术治疗,而合理的术式选择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胃肿瘤/ 诊断;外科手术

胃癌穿孔是胃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胃癌的3%~6%。这种穿孔远较溃疡病穿孔更为棘手,给外科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近年来,随着胃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和外科手术学的进展,其疗效亦有所改善。因此,提高胃癌穿孔外科治疗的疗效在胃癌外科中具有重要意义。我院1999年1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穿孔患者20例,占同期胃穿孔的8.00%(20/120),现结合本组病例,探讨胃癌穿孔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2~81岁,平均58.4岁。既往有上腹部不适、食后饱胀、食欲减退等症状8例,近几个月明显消瘦、贫血或黑便6例,近期上腹疼痛加重并变为不规律4例。穿孔诱因:胃肠X线钡餐检查引起1例,胃镜检查所致1例,酗酒引起2例,饱餐后引起11例,化疗期间发生1例,无明显诱因4例。

  1.2 诊断与治疗 本组14例发病12h内就诊,6例超过12h。均有突发上腹部剧痛,继而全腹疼痛、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腹穿抽出浑浊血性液体14例;腹部立位摄片示膈下一侧或两侧有游离气体12例;可触及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2例。术前诊断胃癌穿孔7例(其中3例以往经胃镜检查已诊断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例,剖腹探查2例。20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穿孔部位均位于癌灶的中央,癌灶在贲门部1例,胃窦8例,胃小弯9例(其中胃角6例),胃体大弯2例。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8例,胃癌姑息性切除术7例,穿孔修补术4例,先行穿孔修补术3周后再行二期胃癌根治术1例。所有病例均为溃疡型浸润癌,癌肿大小平均直径6cm,穿孔直径0.9cm(边缘不完整)。术后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7例,高中分化腺癌7例,黏液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1例。

  2 结果

  本组20例获得随访16例,失访4例。胃癌穿孔修补术4例中死亡2例,1例术后24h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术后第7天因全身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平均生存期4个月;姑息性胃癌切除术7例中死亡2例,失访1例,1例术后第6天因肺部感染ARDS死亡,1例术后6个月肝脏转移危及全身衰竭死亡,平均生存期8个月;胃癌根治性切除术8例,失访3例,5例平均生存时间>2.5年,其中3例分别于术后1年、2年、3年死于胃癌复发,2例术后至今分别已生存4年、5年尚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