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AF内固定联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一)

AF内固定联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尤其是胸腰段结合部位的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爆裂性骨折占其发病率的15%左右。有骨块突入椎管内挤压硬脊膜及神经根时,需要进行椎管减压及内固定治疗。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采用AF系统内固定联合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5 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35 例,男25 例,女10 例;年龄20~64 岁。受伤节段:T11 3 例,T12 10 例,L1 12 例,L2 6 例,L3 3 例,T12合并L2(T12为轻度压缩性骨折,未手术)1 例。28 例神经受伤者按Frankel 分级:A级3 例,B级9 例,C级9 例,D级7 例。手术时间伤后6 h~5 d。

1.2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腹部悬空。定位后以伤椎为中心,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的椎板、上下关节突及横突。胸椎按照Roy²camille法、腰椎按Weinstein 法确定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将椎弓钉探子凭手感逐渐旋入椎体3.5 cm,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SSA角和ISA角。克氏针探查钉孔四壁,证实未穿透椎弓根皮质,逐个拧入4枚椎弓根螺钉。安装左右螺纹套筒组合,逐渐撑开,纠正后凸畸形。对术前CT检查示椎管内骨片压迫脊髓及神经根者,切开椎板减压,将椎管内的骨折块下压复位,不能复位者予以摘除。术中探查椎间盘有破裂者,行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并选择伤椎未骨折一侧的椎弓根,同前定位进针,进针角度与矢状面夹角可稍增大,拧入一根椎弓根钉。然后退出,将骨粒经椎弓根隧道植入撑起的伤椎椎体内并压实。植骨来源于切除的椎板或自体髂骨制成的骨粒,或混合应用硫酸钙人工骨。对于骨质疏松严重者,尤其需要注意椎间及椎体的植骨(见图1~4)。平均手术时间2 h。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48 h,卧床6~8周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 图1 术前正位CT片 图2 术前侧位CT片 图3 术后侧位X线片 图4 术后正位X线片

2 结 果

所有病例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X线片示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6 例,基本恢复19 例,无过度撑开,后凸畸形纠正;CT检查示22 例椎管内骨折块完全复位,13 例基本复位,其中突出椎管3 mm以内者8 例,5 mm以内者5 例。

本组35 例均得到随访,时间8个月至3年,平均2年,1 例10个月复查时发现1枚螺帽松动脱落,2 例年龄偏大合并骨质疏松者伤椎高度有部分丢失,其余病例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Cobb's角保持良好,植骨块融合。伤椎手术前后高度及Cobb's角变化情况见表1。术后椎体高度、Cobb's角、伤椎椎管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与随访时差异不明显(P>0.05)。

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评定,A级中1 例恢复至B级,2 例无恢复;B级9 例,恢复至C级4 例,D级5 例;C级9 例,恢复至D级3 例,E级6 例;D级全部恢复正常。

表1 骨折复位情况

术 前术 后随 访椎体前缘高度(%)41.892.890.2椎体后缘高度(%)80.595.293.7Cobb's角(°)3145.2伤椎椎管面积(%)41.989.288.0

3 讨 论

1983年Denis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爆裂性骨折一般三柱均有损伤,属不稳定骨折,尤其合并脊髓损伤者必须手术治疗,才能解除骨折对硬膜及神经根的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害者原则上应尽早手术减压,尤其对神经功能分级为A、B级的患者,越早越好。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全神经损伤者手术减压时限不是重要因素,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最终结果无关〔1〕。但大多数学者通过大量实验认为,早期减压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2、3〕,最佳手术时机为伤后6~48 h,一般于24 h内尽快手术以解除脊髓的压迫。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伤后6 h~5 d,大部分于48 h内手术,神经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恢复。

3.2 内固定的选择 胸腰椎爆裂骨折分为前路内固定和后路内固定。后路内固定器械种类繁多,常用的有RF、AF、CD系统和USS钉棒系统等。近年来AF系统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它能同时对脊柱前、中、后三柱结构进行复位固定,并具有三维空间可调性和稳定性的特点〔4〕。它属于短节段固定,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脊柱的运动功能。但通过大量临床实践,AF系统的一些缺点也逐渐显露出来〔5〕:a)螺钉定位错误可损伤脊膜、脊髓及神经根;b)骨质疏松患者术后发生螺钉在松质骨内切割而致复位丢失;c)螺钉的松动和疲劳断裂;d)椎体复位后的空壳样变导致矫正度丢失。甚至有学者主张应用多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来治疗胸腰椎骨折,分别于伤椎上下各两个椎体植入椎弓根钉〔6〕。虽然此种方法固定牢靠,减少了椎体高度的丢失和断钉断棒等并发症,但不可避免地要增加创伤,增加失血量,限制脊柱的活动度。由于胸腰椎爆裂骨折多为三柱均有损伤,尤其前中柱损伤严重,相比之下前路内固定更可靠,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前路内固定技术手术创伤大,失血多,对综合条件和术者的技术要求高,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所以以AF为主的后路内固定在如何降低并发症上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我们认为只要细心操作,术中应用C型臂X线机透视,结合椎体内及椎间植骨融合,可以完全避免AF的一些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