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观察(一)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观察(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加减 中风 抑郁 临床观察

中风后抑郁症是一种器质性情感障碍。西药有三环类、四环类、五羟色胺选择性抑郁剂等药,疗效肯定,但副作用明显。目前常用的氟西汀仍有很大副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接受,故本院联合本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07年5月开始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血管中风后抑郁,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2008年2月,从本院和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中风患者中筛选出145例符合中风后抑郁的诊断并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及6个月随访,入选标准:(1)符合中国以往精神疾病分类标准第3版(MD-Ⅲ)抑郁病诊断标准;(2)进行累计疾病判断量表(CIRS)评分为1~4分者(5级评分:0分为无高血压,1~4分依次为程度不等的高血压动脉 样的硬化,曾有一过性缺血史或血管手术史);(3)He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4)有脑血管病的依据(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依据)。排除严重痴呆、失语等不适于做心理测试的患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癫痫、明显脑血管畸形、滥用药物或酗酒的患者;Alzheimer病、亨廷顿病、帕金森病和日常生活能力丧失者;发病前有精神病史者及检查表评分低于17分者。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去除治疗过程中中断治疗和死亡者。治疗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8.7 ±12.0)岁,病程(5.2± 1.2)年;HAMD评分(28.1 ±8.2)分。对照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7.2±13.2)岁,病程(5.1±2.3)年;HDMA评分(27.9±4.2)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一般检查 对每位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血生化、血脂、血糖、脑电图、头颅CT或MRT检查,以除外引起抑郁的其他疾病。

  1.2.2 神经心理学检查 由两位主治医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患者的抑郁情况,量表测试检查,第1次测试检查后,间隔30min再重复1次。以保持测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1.2.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氟西汀(澳大利亚艾华大药厂制造)口服,每日20mg,出现严重副反应不能耐受者停药同时退出试验。两组用药总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副反应及耐受情况。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用其他促进血液循环药或益智药,不合并使用其他抗抑郁药和安定剂、兴奋类药物。

  1.2.4 治疗前后实验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胸片、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观察记录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治疗组入组71例,治疗过程中中断治疗2例(中断联系),死亡1例(死于再发脑梗死、脑疝),完成总疗程68例。对照组入组74例,在治疗过程中因副反应中断治疗19例,与患者失去联系5例,死亡2例(死于原发病),完成总疗程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