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强力斑龙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一)

强力斑龙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仲过生 王鸣鸿 黄志 吴俊霖 邓光权 赖水招 卞益民 林拓 韦杰

【关键词】 强力斑龙胶囊,

  【摘要】 目的 通过补肾药物强力斑龙胶囊对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医学治喘理论补肾纳气体现于现代医学的相关性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80例肾阳虚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强力斑龙胶囊20天,对照组仅西药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各进行肺功能检查(FEV1、FEV1/FVC,PaO 2 ,PaCO 2 )、性激素二项(T、E 2 )、细胞因子(IL-2、TNF-),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细胞因子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强力斑龙胶囊具有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抑制炎性细胞活性、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数,达到补肾纳气的目的。

  关键词 强力斑龙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肾阳虚 补肾纳气 肺功能 性激素 细胞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中医学“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肺肾脾三脏功能失调,且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中医学理论中,“肾为后天之本”,主生殖和藏精及纳气等功能。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补肾药具有促性腺功能之功效,可调节性激素水平 〔1〕。近年的相关研究表明: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其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其肺功能的衰退与性激素水平呈正相关性,性激素水平低下可能是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2,3〕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40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明显差异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COPD患者为2004年1月~2004年11月在我院老年病科和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分为治疗组(补肾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组)。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略)

  1.2 诊断标准 符合COPD的西医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OPD的诊治规范 〔4〕 ;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学》 〔5〕,喘证、肺胀证属肾阳虚或有肾阳虚之证候。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要求入院时FEV1/FVC%75%;(2)排除标准:排除患者呼吸系统有变态反应史、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无甲亢、糖尿病及心、肝、肾、脑等器官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癌肿患者,并剔除急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氧疗、支气管解痉药物、抗感染等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强力斑龙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连服20天;对照组仅予西药常规治疗。

  1.5 强力斑龙胶囊的成分及来源 强力斑龙胶囊由我院制剂室提供,批号:韶卫准字20021229;成分:鹿茸、红参、蛤蚧、海马、菟丝子等13味中药,经现代制剂工艺加工制成,每粒0.3g相当于生药2.0g。功效:补肾助阳。

  1.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20天两组患者分别检测如下项目:(1)肺功能通气指标: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 1 )、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肺活量之百分比(FEV 1 /FVC%),肺通气功能检查设备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检测仪;(2)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 2 )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动脉血气分析仪由上海力新实业有限公司提供;(3)性激素二项:睾酮(T)、雌二醇(E 2 ),放免试剂盒由天津德普生物技术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提供;(4)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试剂盒为比利时IN-NOSEICS公司提供。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略)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P0.05

  治疗组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状况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治疗组对于改善COPD患者FEV 1 及FEV 1 /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其PaO 2 和PaCO 2 治疗后均较 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放免测定结果和外周血IL-2、TNF-测定结果的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外周血IL-2、TNF-测定结果的比较(略)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P0.05

  T、E 2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L-2、TNF-α:两组均对外周血细胞因子有影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