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辩证哲学思维指导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的】通过辩证哲学思维,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5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背景音乐。对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需要的时间,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呼吸改善时间、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苏醒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辩证哲学思维指导治疗新生儿HIE能取得较好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hrough dialectical philosophy thought, To investigate the neonate therapy of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65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foundation, gives the background music. After two group of trouble treatments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 the symptom restore the normal tim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parison. Result:The treatment group breathes the improvement time, the symptom pletely vanishing tim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sparation does not have the significance (P>0.05). the palinesthesia time, the convulsion vanishing time, the disparation have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Utilized the dialectical philosophy thought to instruct neonat HIE treating could obtain good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Philosophy, music, HIE
关键词:哲学;音乐;HIE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围产期各种因素引起的脑缺血、缺氧而形成的一种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脑损伤疾病,表现为惊厥,呼吸节律、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的变化,中重度HIE常可引起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脑瘫、癫痫、学习困难等[1,2] 。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因此,及时治疗及治疗后的康复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HIE目前仍是以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因其发病机制复杂, 迄今还没有治疗金标准。为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运用辩证哲学思维为指导,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基础上,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为辅。即采用黄芪注射液加用纳络酮、脑活素药物手段结合精选的西方古典音乐辅助治疗HIE,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65例HIE患儿,均符合文献[3]诊断标准,采用统计学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对照组(纳络酮+脑活素)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胎龄(37.19±3.21)周,出生体重(3.03±0.28)kg;出生5min Apgar评分:0~3分9例,4~7分26例。治疗组(黄芪注射液+纳络酮+脑活素+背景音乐)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胎龄(37.62±2.94)周,出生体重(2.89±0.97)kg;出生5min Apgar评分:0~3分7例,4~7分23例。两组在日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临床症状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且排除各种感染、代谢性疾病影响,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清除呼吸道粘液、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止惊等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纳络酮0.03~0.05 mg /kg, 脑活素2-5m1/d,加人50ml液体内,静脉滴注。10-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每次2ml/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6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0-14为1个疗程。直至病情稳定后仍需减量维持给药24h,以免病情反复。然后精选西方古典音乐,如小夜曲、摇篮曲等舒缓、轻松的音乐为背景,音量30~40分贝,每天播放3次,每次播放1h。由专职护士进行操作,并详细记录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烦燥、惊厥频率及停止时间,肌张力及反应的恢复时间,嗜睡、昏迷、原始反射恢复情况[4,5,6,7]。在治疗过程中要动态地处理问题,在患儿生后的2d~3d内应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以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待病程的发展,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无出血倾向等。快速有效地作出处理[8]。并在治疗结束出院后嘱其家长长期坚持播放背景音乐,相关资料另文阐述。
1.3 观察内容
观察呼吸改善时间、苏醒时间、惊厥消失时间、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9]
1.4.1显效:用药72h内患儿意识转清,惊厥缓解,新生儿原始反射可引出,四肢肌张力正常,呼吸较平稳,心率>1O0次/分。
1.4.2有效:用药72h内,患儿以上症状、体征改善。
1.4.3无效:用药72h后,患儿以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者。
1.5统计学处理
疗效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35例中,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54.35%;治疗组30例中,2例自动出院,显效20例,有效8例,显效率为68.96%。
2.2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两组患儿呼吸改善时间、苏醒时间、惊厥消失时间、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处理组均短于对照组,但是呼吸改善时间、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苏醒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分组N呼吸改善时间(h)苏醒时间(h)惊厥消失时间(h)症状体征消失时间(d)对照组3517.24±11.7931.35±13.6714.37±8.265.68±2.30治疗组2813.35±8.1422.49±10.21*8.21±5.13*4.59±2.06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