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行政管理论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项措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项措

详细内容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文章认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强化固定资产监控手段。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各单位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管理好坏,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普遍存在核算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监管弱化等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办法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仍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统收统支管理下的会计核算模式。在现阶段,这种核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固定资产购建时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方法,很难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支出与政府总预算支出保持一致,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从理论上来讲,收入和支出反映的是不同会计主体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结果:收入是某一会计主体提供产品或服务后,等价交换原则下以货币为媒介的价值流入,而支出则是某一会计主体获取产品或服务时对等的货币价值的流出;同时,在某一会计期间可与收入配比的支出(即收益性支出)与一般支出(包括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概念是有区别的。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只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将一切非明确由投资或负债导致的货币流入或货币流出均计作收入或支出,同时又将按此办法核算的支出简单地与当期收入配比,这样既混淆了收入与支出概念的不同内涵,又未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作出严格的区分,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其真实的财务运营状况,使得许多单位的盈余不均衡,乱开支现行严重,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其二,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资源价值的变化情况无法得以真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