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吻合术
0 引言
泪小管断裂常见于眼睑外伤,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则造成患者终生溢泪。我院对3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及时进行了泪小管吻合术,效果尚较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02/2008?05外伤所致的下泪小管断裂30例,受伤时间均在1~8h。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6~55岁。撕裂伤12例,挫伤18例。手术方法:患者均为成人,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常规消毒,铺巾,检查泪小管断裂情况。20g/L利多卡因+少量7.5g/L布比卡因进行滑车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泪小管断裂时,泪小管颞侧断端容易找到,鼻侧泪小管断端难找。寻找方法:在显微镜直视下仔细分层寻找,根据解剖位置,一般均能找到。断端常回缩于创面凹处,断面是小圆形球状,色稍淡,呈现一粉红色凹陷,试用泪道探针插入,可达泪囊。然后用硬膜外麻醉导管自下泪点插入,经泪小管两侧断端而至泪囊,冲洗以证实在泪小管及泪囊内。用6?0无损伤缝针缝线进行断端吻合,缝合泪小管4针,再于泪小管周围加固缝合3针。皮肤缝合后将支撑管以缝线固定于下眼睑。术后处理:抗生素药物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伤口感染和减少组织肉芽样增生。术后7d拆除皮肤缝线。2~3mo拔出导管,拔管后冲洗泪道,隔日1次,连续3~5次。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滴眼2wk。结果:2~3mo后拔管,23眼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治愈);7例冲洗有阻力,自上泪点冲洗时,生理盐水自下泪点溢出。隔1d冲洗1次,连续4~6次,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滴眼2wk后4例通畅,3例仍冲洗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