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调查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儿科出院病历进行随机抽样并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18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77例(98.33 %),其中抗菌药物单独使用157例(88.89 %),二联使用20例(11.11 %);青霉素类的使用占抗菌药物的67.78 %。结论: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分析
目前抗菌药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的逐渐上升,使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显得日益复杂[1]。抗菌药在儿科使用率高,但小儿由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组织在不断成熟且相对功能较弱,容易出现异常的生理和病理改变。为了解儿科抗菌药使用情况,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儿科出院病历180份,对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为临床抗菌药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儿科出院患者病历,每次随机抽取当月出院病历30份,半年抽取病历覆盖科室所有医师,共得病历180份。在所抽查的180份病历中,男120例,女60例,年龄15 min~14岁,平均年龄5.2岁;住院天数3~18 d,平均住院天数8 d。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设计抗菌药物,使用统计表,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体重、出入院时间、诊断、过敏史、用药目的、种类、用法用量、用药前后实验检测结果等。在仔细阅读每份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后,进行归纳、统计和评价。
1.3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判断指标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所有调查病历的抗菌药物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及合理性用药的评价。考察的项目主要包括: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和病原学检查5个方面。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应用率
在所抽查的180份病历中,有177份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8.33 %。这一数字清楚表明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卫生部2000年11月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抗菌药的使用率应控制在50 %以下”的要求[2],与WHO报导的32.0 %相距更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