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探索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8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诱导排尿组,开塞露纳肛组及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组。观察3种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成功率。结果:诱导排尿组成功率为40%,开塞露纳肛组成功率为70%。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组成功率为75%。诱导排尿组与开塞露纳肛组和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开塞露纳肛组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产后应尽早排尿,以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开塞露纳肛法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法对治疗产后尿潴留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产褥期;尿潴留;治疗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或因诱导排尿无效而留置尿管,增加产妇痛苦,给产妇母乳喂养带来不便,也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对此,一些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尽满意。为减轻患者痛苦,找到更方便适用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诱导排尿、开塞露纳肛及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等方法进行对比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5?01―2008?12月发生产后尿潴留患者180例,其中初产妇148例,经产妇32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41岁;会阴侧切52例;巨大儿28例。产后5~7h未排尿36例,8~10h未排尿117例,12h以上未排尿27例,均有尿意感,但不能自行排尿。16例在活跃期使用过安定注射。
1.2 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给予诱导排尿、开塞露纳肛和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观察。诱导排尿组给予患者听水声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法,将手置患者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产妇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按压1~3min后观察排尿情况。开塞露纳肛组给予开塞露20~40mL挤入肛门,堵5~10min后让产妇排便排尿。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组给予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或足三里封闭法。肌注新斯的明0.25~0.5mg或双侧足三里封闭各0.25mg,15min后开始下床排尿。对单一方法未成功自行排尿的患者,采用诱导排尿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复合并用的治疗措施。
2 结果
经治疗后,诱导排尿组成功自行排尿24例,比例为40%;开塞露纳肛组成功自行排尿42例,比例为70%,与诱导排尿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组成功自行排尿45例,比例为75%,与诱导排尿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而与开塞露纳肛组相比则P>0.05。排尿量均为500~1 200mL。单一方法未能正常自行排尿的69例患者使用诱导排尿与新斯的明肌肉注射复合治疗方法后,61例均可自行排尿,有效率达88.4%,与单一方法相比P0.01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部180名患者采用以上方法治疗后仅8例未能成功自行排尿,最后实施导尿。全部病例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表1)。表1 不同方法对产后尿潴留的治疗结果注:经卡方检验,与诱导排尿组相比*P0.01;与开塞露纳肛组相比#P0.01;与新斯的明注射组比ΔP0.05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引起产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主要有:(1)生产过程较长,胎头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导致膀胱、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张力变低,尤其尿道内口水肿造成排尿困难而发生尿潴留。(2)产妇不习惯在床上排尿或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导致尿潴留。(3)部分产妇因缺乏分娩知识,精神过度紧张,对宫缩痛及分娩过分焦虑、恐惧,担忧惧怕排尿污染、会阴伤口裂开而不敢排尿引起尿潴留。(4)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5)产后会阴侧切或会阴撕裂造成外阴疼痛,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发生产后尿潴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