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外伤并发症的护理(一)
详细内容
咽喉部外伤平时多由于交通事故、工伤、体育运动等引起,包括咽喉及颈部挫伤,软骨骨折脱位,喉粘膜及声带出血、肿胀或撕裂伤及开放性损伤等,由于咽喉与甲状腺、颈部大血管等重要器官邻近,受伤时易出现大出血、休克等危象,属于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严重急症之一,外伤后无论何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一旦发生,处理稍有不当,即危及生命,故对并发症的及时确诊正确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现将对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在18-50岁之间,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呼吸困难,2例皮下气肿,1例声嘶,1例气管食管瘘,均因发现及时,治疗及护理恰当,病人顺利康复。
2并发症的护理
2.1出血:咽喉挫伤,仅伤及粘膜者出血较小,常为痰中带血;咽喉开放性损伤,因颈部血管多,出血量较多,如伤颈动脉可现场死亡,大静脉外伤常在颈部及胸部早期出现瘀斑,出血急,量多,有引起脑缺氧形成的危险,无论原发或继发性出血如果处理不当,可发生危险外还可引起动脉性血肿,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因此对开放性咽喉外伤病人应立即进行抢救,防止休克和窒息,先行止血待情况好转后,再配合医生进行血管结扎术,除失血过多呼吸困难而施行气管切开术外,应停止其他手术和不必要的操作与搬动,注意保暖,采取头低位,防止发生休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给予了大量输血及补充液体。
2.2呼吸困难:咽喉气管创伤无论是开放性损伤或闭合性损伤皆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果发现病人呼吸时发出高而尖的喉鸣音应有预见性的,警惕气道的不完全阻塞,气道极度狭小,病人则处于高度代偿状态,但此种代偿极为有限且相当脆弱,此时应当机立断,迅速清除咽部的分泌物,窒息可很快解除,对于喉粘膜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此时应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口唇及牙床的颜色,气管切开宜早不宜迟,我们对于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及其分度应非常熟悉,对II°以上呼吸困难应主动协助医生给氧,给予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出现III°以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已行气管切开者拔管时间不宜太早,尤其是喉气管软骨有损伤者宜观察1-2个月,如无喉狭窄发生再行拔管。
2.3吞咽困难,咽喉创伤的局部疼痛致吞咽困难,创伤后应很好解决患者营养问题,病人因疼痛至吞咽困难,拒绝进食时,要鼓励病人,告知进食的重要性,适当进食有利于体力恢复,伤口修复。进食时应保持环境安静,不进行任何处置,避免病人因分散注意力而引起呛咳、误咽等,必要时给予5%葡萄糖盐水及补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