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实验观察甲硝唑和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氧氟沙星治疗组、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组、对照组。结果 氧氟沙星治疗组治疗牙周炎有明显改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组明显优于氧氟沙星治疗组(P0.05),菌斑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治疗牙周炎效果更好。
【关键词】 牙周炎;甲硝唑;氧氟沙星
笔者用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牙周炎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07年1月门诊牙周炎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5岁,平均41岁。氧氟沙星治疗组20例,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三组患者均为中、重度牙周炎,表现为牙龈充血、水肿、溢脓、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周袋深度≥4mm,探诊牙龈出血,3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未做过牙周治疗。
1.2 用药方法 所有对象每日给药1次,共7天,每次先用生理盐水冲洗1次,氧氟沙星治疗组用0.4%氧氟沙星,吸入注射器连接弯针头行牙周袋冲洗。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组用0.4%氧氟沙星液与0.16%甲硝唑液等量混合冲洗1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临床牙周病指数 选择符合要求的初诊患者后做全面和局部牙周检查记录,做牙周洁治术,给予口腔卫生宣教,治疗结束后再做一次牙周系统检查记录,观察龈炎指数、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炎深度、牙松动度,实验结果行t检验。
1.3.2 牙周袋内细菌比观察 治疗开始及结束时,各取龈下菌斑涂片,用消毒匙型器深入袋内底,紧贴牙面冠方刮出龈下菌边,然后置于滴有2%刚果红液的干净载玻片上,待干燥后用浓盐酸熏涂片约1min后在油镜下观察计数,随机计数100个细菌,按细菌形态分为球菌和螺旋体。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 表1 氧氟沙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表1显示氧氟沙星治疗组治疗前、后牙周炎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牙齿松动项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2 氧氟沙星组与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组治疗前、后情况观察表2显示氧氟沙星治疗组与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优于氧氟沙星治疗组,菌斑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3 治疗组治疗前、后牙周袋内细菌变化注:Co球菌, S螺旋体
表3显示氧氟沙星治疗组治疗前、后球菌由36.4%升到59.4%,差异有显著性(P0.01),螺旋体由29.2%下降至22.41%差异有显著性(P0.05)。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组治疗前、后球菌由32.11%升至68.91%,螺旋体由31.82%降至7.91%,差异都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