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素质教育的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
详细内容
受考核方式的影响,教学方式也多以应试为核心。虽然多数教师重视教学改革,都认为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合作性学习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如果考核方法还继续沿袭传统的考核方法,那么教学改革很难有真正的成效。因为对于教师而言,知识传授更容易些,而组织重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如案例教学、企业调研,则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首先提升自身能力,并进行大量考核资料的准备;对学生而言,完成识记性的作业更容易一些;而案例研讨、案例设计、企业实务调研、撰写课程论文等作业难度较大,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考核方法改革的背景分析
传统的考核方式曾经为我国筛选人才发挥过应有的作用。但在目前形势下显示出较大局限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试题也多是只有一个答案,不利于考察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考核不注重考察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不利于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既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受考核方式的影响,教学方式就以应试为核心,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财务会计学这门课,由于会计改革的深入变化,对课本中的一些理论要深化理解,这更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去发展,应采用更为开放的教学方式,而不应一味运用这种单项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方式。
2.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
考核是确定学生努力程度和努力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考核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以财务会计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为例进行实践分析。
2.1树立基于素质教育,重在“能力培养”的现代考核观念
建立以“素质立意考能力,将素质教育观念内化于考核”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核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要把考核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本身。
2.2紧密结合《财务会计学》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核制度
一是在考核方式上,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终考核成绩分别占60%和40%。二是在考核内容上,减少知识性试题的份量,增加案例分析等能力性试题的份量,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利用“学识层次分类法”设计考核内容,确立考核的能力导向
我们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中运用了“学识层次分类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学识层次分类法主要根据认知进行分类。由于认知意味着获得、储存知识和开发智力,掌握与某学科有关的知识主要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因而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方法将认知行为分为以下六个层次:①知晓;②理解;③应用;④分析;⑤综合;⑥评价。
根据认知行为的六个层次,在设计试卷时考虑学识层次和教学内容间的平衡、以及不同学识层次间考核时间的分配等。试题以案例分析为主,具体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等。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不仅在案例中掌握了账务处理的方法,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准则,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由于考核注重了能力的考查,试题基本没有考死记硬背的知识,如定义、概念、公式的表述等,而是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试卷综合考察了学生全面理解、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阅读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
2.2.2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体系,题目侧重理论联系实际。
考核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企业调研、课程论文、正式作业、案例讨论与成果展示、书面报告、模拟实训、课堂评价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
我们根据财务会计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将来就业岗位时的要求,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组负责对财务部门的某一个岗位的业务范围、岗位特点、流程以及内控制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调研,小组成员的工作由每一小组组长来分工协调,调查可以采取走访、互联网、电话等多种形式,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的完整性,排版或图文,考核答辨时的口齿、逻辑性、及学生评委的评价,平时上课提问的质量,调研过程中的工作量,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均可作为分数评定的依据。这种考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个性能力得到极大发挥和张扬,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2.3侧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考核题目在考察学生收敛思维的同时,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同一个案例可能有很多答案。在阅卷的时候,对于创新精神也给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即使不符合标准答案,但只要分析阐述言之有理,就不完全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