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基础教育论文>探索学生工作规律加强学生工作时效性(一)

探索学生工作规律加强学生工作时效性(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做好学生工作就要结合学生管理与实际工作的相通性和共融性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其规律,使工作更具时效性。
  【关键词】高校 学生工作 规律性 实效性渗透
  
  学生是一所高校的主体,学生工作则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教育、管理、服务等直接使命,辅导员要始终站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不断深入探索教育管理对象以及学生工作自身的特点及规律,使学生工作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以下分三个方面浅谈学生工作。
  
  一、学生工作的阶段性
  
  以学生在校学习的阶段可将学生划分为新生、毕业生以及中间部分(专科一年、本科两年),将学生以此划分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心、突出重点、强化特色。
  1.新生
  一名学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升入大学。憧憬、茫然、希望、冲突等心理是新生所特有的。对于他们的塑造与培养则要从“心”入手,以“适应”二字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以入学教育为契机,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使其心理达到一种相对的稳定。在入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专业教育与组建班委会又是重中之中,扎实的专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树立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其次科学的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直接关系到班风的问题,班委队伍的组建方式有多种,辅导员指定的方式一般适用于新生阶段。这种方式可以基本保证班委质量,有利于贯彻辅导员的工作思路,存在的弊端是不利于竞争,班委之间不一定和谐,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对策是强化群众对班委工作效果的考评,尽可能的增加班委透明度。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班风、学风。
  2.中间部分
  中间部分主要指二三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学习生活的环境已基本适应,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际圈,随着新鲜感的退却,容易产生惰性,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一个班内的个体或平行年级的各班之间差别性逐步显现,针对以上呈现的特点,辅导员要及时掌握班级主流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学生个体思想变化,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的阵地,结合专业有创新性的开展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团队精神,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专业教育,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
  3.毕业生
  由于近年来扩招等问题,毕业生要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再加之个人专业、能力、发展方向不同等特点,容易产生浮躁、慌乱的状态。为了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解决好各种矛盾,正确的对待择业问题,此阶段的教育管理要从全面整体的模式转变到个体进行指导的方式。在做好大量信息性工作的基础上要从主观心理及客观现实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