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本教研引领人――教研员(一)
详细内容
摘要:校本教研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不仅在于它是为谋求学校发展,在学校中进行,基于学校和教师实际而开展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教研制度,是一种新的有利于增强农村中小学教研实效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研员;教研制度
Abstract: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research sophistication, scientific nature, usability, not only lies in it is to seek the school development, carries on the school, does the work actually based on the school and the teacher, more importantly, it is one kind of research system, is one kind new is advantageous in strengthens the countrysid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research actual effect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Key words:collated and corrected copy research; research; research system
通常情况下,教研员发挥着两种作用:一是教研员提供思想,教师记录思想,看教研员有没有水平也就是看其有没有思想。但就笔者的实践看,就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思想固然重要,但要实现思想的转化和教师的转变,非得让教师把思想用做动词不可,教研员的核心工作在于促使教师思想,使教师都能自觉而主动地关注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主动寻找更加幸福快乐的自我人生道路,更加积极地为学生光明而美好的前途承担责任,这是教研员的另一种更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中小学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校本教研制度,一些地方的教研工作仍然原地踏步。那么,基层教研员作为专业研究人员,在当前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近年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对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普遍认识不足。要么认为校本教研与学校过去开展的教研活动没什么本质区别;要么觉得教改、科研是专家的事,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和条件组织、开展好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教研室通过采取活动宣传渗透、下乡专题辅导、组织座谈讨论、印发学习资料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理论学习、舆论宣传、氛围营造工作,着力帮助农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校本教研是一种为了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新的教研制度,具有突出的校本性、人本性、牵引性、依托性和制度性,与过去学校开展的自发性、随意性的教研活动有着本质区别,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加紧建立校本教研制度非常必要、刻不容缓;二是农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完全有精力,也有能力和条件组织、开展好校本教研。因为学校是教育家的摇篮,而校本教研又是主张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直接面对自身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而展开的思考、探究和改进等活动,从而使他们坚信,通过校本研究,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断深化,主动性、积极性的不断增强,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我市就在全市初中和乡(镇)级小学基本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