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自我效能理论对护生进入ICU实习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一)

自我效能理论对护生进入ICU实习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谭耀坤,赵小平,何兰燕,黄秋环,黄艳青

【摘要】   目的 探讨增强临床实习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其在ICU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76名临床实习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后,通过对调查表中各条目的分析,针对每位护生的自我效能状况,除了采取讲座及印发资料等集体教育外,进入ICU前一天和入科后进行小组或个人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实习。结果 护生实习四周后采用适应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观察组干预后的适应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提高护生进入ICU实习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自我效能 教育 护理 学生 护理

  有资料显示〔1〕,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不同的不适应反应,特别是本科生。ICU是急、危重病人,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以及最新的理论和技术集中的地方,面对这一特殊的环境,使护生处于高应激状态;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为了使护生能尽快地适应ICU环境,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从2006年起我们采用自我效能理论对进入ICU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适应能力进行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2007年间在本院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7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习前一天集中填写《临床护理专业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将回收的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观察组根据回收的调查表中各条目进行分析,针对每位护生的自我效能状况,采取讲座及印发资料的形式,进行集体教育及个人教育相结合,使之能充分认识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相信自我效能对进入ICU实习所具有的调控作用。鼓励、引导护生与已完成ICU实习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介绍在ICU实习期间成功的感受。获取替代性效能信息外,进入ICU前一天,再次进行小组或个人教育,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制定适当的实习目标,预设第一周:熟悉ICU环境;第二周:危重病人护理;第三周:对病人的整体护理;第四周:了解ICU的管理。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项目组成员定期和不定期地进入ICU,与护生沟通,了解实习思想感受,向带教老师及其他护士了解护生的表现。引导护生不断探索在实习中提高适应能力的方法,作出因果分析,通过归因来认识、预测、调控自己随后的实习行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实习。实习满四周后,对护生进行适应状况的问卷调查。问卷以ROY适应模式理论作为框架,参考大量文献自行设计,内容有生理需要(11项),自我概念(10项),角色功能(10项),相互依赖(8项)等4个方面39项。每项均赋予量化分值,分值越高,不适反应越多。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护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而对照组尤为明显(P均0.01),其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护生适应状况评分比较(略)

  3 讨论

  3.1 对进入ICU实习的护生进行自我效能感干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