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诚信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来建设
详细内容
一、建设诚信政府的必要性诚信就是指诚实、守约以及因此而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其核心含义是: 一个人具有代理人品格中所包含或要求的关于信任、信赖和谨慎善意、坦诚的品格。诚信的作用在于使将来的行为变得更加可以预期、更为确定,从而避免或减少风险。政府诚信即政府与民众在共识的基础上产生契约关系后,对履行契约而作出的承诺。对于政府诚信度评价的主体是公众,政府行政能力只有转化为行为和行为结果才能获得公众的评判。现代民主共和制度国家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系统,其宗旨是为全体人民服务。
二、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诚信的破坏性落后行政管理会对政府的诚信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 一) 行政的合法性、透明性、民主性缺乏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 决策的随意性和不连续性,导致政策朝令夕改; 地方保护主义,无视国家法规政策; 为捞政绩,公然伪造上报数据等等现象,一次次挑衅着政府行政的合法性、透明性与民主性。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没有得到尊重甚至被践踏,政府的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也就无从体现,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二) 职能与责任不清机构职能交叉,各有各的门槛,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导致公众无所适从; 部门领导多,虚职多,造成 “职务贬值”,既助长了官僚主义,又阻碍了政令的畅通; 多头领导,几个部门分段管理,岗位的设置界限不清,导致管理混乱; 一旦出现失误,即以集体名义承担,规避责任。 ( 三) 效益观念不够存在小部门利益主义,不作为、慢作为; 办事程序冗长、效率低下,新建的 “政务中心” 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增加一道门槛; 不在乎行政成本,浪费情况严重,如大力兴建严重超标的办公楼、招待费用居高不下、错误认为只要自己不拿吃点喝点不算腐败。这类 “公家的钱,随便花”的奢侈浪费,也让 “该花钱的地方,没钱花”,使公众怨声强烈。
三、如何通过行政管理建设诚信政府我国历来奉行诚实守信的品德, “诚为根,信为本”,它是一种比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和宝贵的社会资源。但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 “败血症”,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隐患。而政府诚信是各类诚信之首,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诚信危机,从一定意义上说与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诚信缺失不无关系。(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shlunwen.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