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现当代文学>试析当前女性文学创作的几个误区(一)

试析当前女性文学创作的几个误区(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创作误区
  论文摘要:女性文学是当代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女性文学创作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问题也显而易见。诸如心浮气躁的创作姿态,人文精神的极度缺失,误入歧途的女性意识,逃避现实的低吟浅唱,囿于情色的个人叙事,欲乱情迷的女性形象,妖异纷乱的艺术格调,扑朔迷离的创作前景,都表明在女性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
  萌生于1980年代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成熟与辉煌、火爆与繁荣,也经历了决堤与泛滥、曲折与坎坷。综观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可谓鱼龙混杂,良秀不齐,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
  一、心浮气躁的创作姿态
文学创作本来是寂寞的行当和清苦的职业,作家只有耐得住创作的寂寞,抵得住名利的诱惑,才能有所成就。但是,面对社会的浮华、市场的喧嚣,一些女性作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渴望一鸣惊人,一夜暴富。“美女作家”、“妓女作家”、“少女作家”、“玉女作家”粉墨登场,“隐私小说”、“情爱小说”、“身体写作”、“胸口写作”新鲜出炉。市场上以性为卖点,以色为诱饵,以情为嵘头的作品层出不穷。“金钱的现实往往逼得很多作家不得不投合市场的需求,合时事,应新潮,赶时髦。在图书市场,女性文学经过乔装打扮和涂脂抹粉,满眼都是时尚的外观、精美的图片、粉艳的文字。女作家之间时有相互叫骂,时有相互低毁,时有绊闻出笼。一些新锐作家、后生代作家,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大有‘‘爆炒”、“作秀”之嫌。难怪有人感叹,现在的文坛已经是热闹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些女作家关注的不再是真正的文学创作,而是头顶上的虚名、脖子上的花环、眼前的荣光和袋中的钞票。
千淘万渡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文学创作需要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淘洗和光阴的打磨。面对诱惑、虚荣,女性写作只有远离喧嚣、淡薄名利、潜心励志、默默耕耘,才能创作出货真价实、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才能产生成就卓著、长留史册的优秀作家。
  二、人文精神的极度缺失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和追求,对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尊崇。但长期以来,文学的人文精神被否定、曲解和淡化。在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下,一些女性作家以放弃宏大叙事为时髦,热衷于“颠覆经典”,“躲避崇高”,力推“残酷自白”,甚至高呼“渴望堕落”。在商业化写作的背景下,追随时尚、攀附潮流的作品注定是浅薄的,人们从这些充斥着黄色细节的垃圾文字里,看到的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蔑视,对作家良知和责任的践踏,对文学精神和使命的背叛。一些女性作家把创作当成谋取功名和利益的捷径,出卖“身体”、兜售“隐私”、热衷“情色”。私人化、边缘化、时尚化的作品,特别是媚俗化、快感化、商品化的创作由于缺乏人文精神和审美的内涵,根本谈不上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愉人。

文学不仅仅是反映现实的艺术,更应该是一种对人类发展的人文关怀,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认识、思考与探索,并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而当文学无所顾忌地走向市场、文学被作为名利来经营、身体化写作泛滥成灾的时候,在女性文学中产生伟大作家和杰出作品,无异于天方夜谭。
  三、误入歧途的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女性文学的存在是女性在顽强地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方式、自己的书写、自己的声音呈现和表达自己。呼唤女性解放、倡导女性意识回归是女性写作的鲜明旗帜。以张洁、张抗抗、铁凝为代表的作家,热切地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以林白、陈染、海男为代表的作家,大胆地表达女性的生命感受。而1990年代以后的女性创作,女性意识出现了偏离、错位和蜕变。以虹影、赵凝、卫慧、九丹、棉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更为关心的是内心的冲动与身体的欲望。其后的女性写手,更是渐行渐远。木子美的“情爱日记”、竹影青瞳的“性感图文”、流氓燕的“夏花禁果”,无不钻进色欲的圈套,陷人情色的泥淖。传媒操控下的“躯体写作”,美女作家对身体的肆意书写,已经背离了张扬女性主体的初衷。
女性文学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反映。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体验、生存感受、生活方式、思维形态乃至审美经验,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与审美元素。女作家们往往通过自己的角度,审视女性的内部世界,审视女性与社会的关系。女性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一种关于女性身份和价值的积极意义,因而游离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之外的女性写作,非但不是一种女性解放,反而是对自身价值的贬损,对女性人格的袭读。
  四、脱离时代的低吟浅唱
文学的功能在于反映现实,文学的价值在于传达真清,文学的可贵在于再现真理。所以,文学不应脱离火热的当代生活,不应回避澎湃的时代潮流。但是,历经“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边缘化写作”、“欲望写作”、“躯体写作”、“胸口写作”、“图文写作”,部分女性创作逐渐逃离到个人的房间,退缩到狭小的天地,躲进私密角落。一些女性题材作品展示着裸露的身体,顾影自怜;书写着私密的生活,絮絮叨叨;表述着徘恻的心理,拉拉杂杂;表达着赤裸的情爱,低吟浅唱。这些女性文学创作走上了一条崎岖狭窄的羊肠小道,陷人了一片肆无忌惮的情色沼泽。
凡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均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代,把握社会的动态,感受生活的节律,体察时代的脉搏。而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才能真正感动社会、影响时代、震撼心灵,赢得社会的关注和大众的喜爱。那些风花雪月的情感体验、自言自语的心灵残片、痴迷情色的无病呻吟、自娱自乐的孤芳自赏,迟早会被人们弃之如敝展。那些所谓“时尚”的泡沫、“前卫”的光环、“潮流”的飞絮、“新锐”的产物、“先锋”的浪花,终将是过眼烟云。
  五、囿于情色的个人叙事
女性文学有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和言说方式,女性作家以女性立场、女性视角、女性意识、女性话语等思维方式看待历史、社会、生活和人生,这是女性文学的独到和可贵之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文学的叙事方式逐步变化着、演变着,即从女性自由解放的呼声演变为欲望至上的呼喊,从旗帜鲜明的女性立场退缩到耽于清色的身体叙事。
从“个人化写作”到“私人化写作”、“边缘化写作”,从“身体写作”到“器官写作”、“下半身写作”,从“感官文学”到“妓女文学”、“裸体写真”,女性文学己经误入歧途,愈走愈偏。“‘前卫作家’们赤裸裸的‘身体写作’使女性文学创作走人误区。堕落的性爱观已演变为某些人成名的秘诀和趋利的法宝。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第一代的“身体写作”,是“为艺术而艺术”,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第二代“身体写作”,是“为消费而艺术”以木子美、竹影青瞳为代表的第三代“身体写作”,已经演变为“为情色而艺术”。一些以先锋反叛自居的作家,不惜以“全裸日记”、“口述实录”、“性爱日记”,兜售着“绝对隐私”、“个人情史”、“私密独白”,热衷于“性放纵”、“一夜情”、“婚外恋”、“多角恋”、“搞老外”、“同性恋”、“性快餐”,侃侃而谈的是“上海宝贝”、“三陪女”、“私奔者”、“情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女人床”、“迷花园”、“蝴蝶的尖叫”、“孔雀的叫喊”。如此清欲弥漫、肉欲泛滥、色欲横流,赤裸裸的色清、血淋淋的文字,无不昭示着隐私文学大有盛行之势,情色文学大有泛滥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