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学批评的特征(一)
详细内容
文学批评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等的分析论证来达到表达见解、传播知识、灌输思想的目的,而博客文学批评则淡化了这一功能,在给批评受众提供知识的同时也供人们消遣娱乐,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消费品,以博客潜在的价值观来影响和引导公众。因此它在传播其理论和价值观念的时候就必然采取一定的技巧,让公众在不知不觉中甚至是自觉自愿中受其观念,从而表现出它内在特有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操作规范。博客参与文学批评时采用的说服技巧,实际上也就是博客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话语的特征。
3.1轻松自如的笔调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文章题目的对比。博客文学批评《并不情色的丰乳肥臀>》、《舒婷:世纪末的诗歌“口香糖”》、《舒婷与朦胧诗的撒娇美学》、《金庸笔下女性与饮料》、《孔子是如何教弟子自主创新的?》、《楚霸王项羽:汉代的黑手党》、《点评水浒传:巾帼英雄潘金莲》、《我是去读书的不是被你强奸的》、《恶搞:唐伯虎是如何泡妞的》、《色戒,怎一个脱字了得?》、《孔子满足了多少教授的“偷窥欲”》、《阿城写棋王>,原来不懂棋》。传统文学批评《论萧红笔下的太阳意象》、《回眸审美自觉中的“崇高”之维》、《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质疑与辨析―关于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诸评价》、《从人民性到人文主义再到对二者的否定―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国形象再研究》。从以上两组批评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博客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的基调和内涵都是大有区别的。博客文学批评的基调是轻松自如的和直接的,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读起来或平易近人,或朗朗上口,有的非常口语化,有的则文采斐然,一般是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喜恶爱恨,毫不掩饰和做作,浏览一下题目就能大体知道文章的观点和倾向。传统文学批评则大都沉重深奥,估屈瞥牙,涩难懂,学术性、理论性、专业化突出,虽也表明观点和主题,但显得冷静沉着,毫无感情色彩。这种笔调上的不同实际上是由两种批评形式不同的性质所要求和决定的。博客文学批评因其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它的性质和特征更多地具有新闻性。它面向的是各阶层的大众,受众的知识层次是不一样的,因此,它必须以浅显通俗的文字组织内容。它的目的主要不是向受众提供理论知识,不是对受众进行理性教育,因此它不必以严密的、理性的、系统的方式向受众做出科学的解释和论证。受众接触博客,主要是想获得精神上的消遣和放松,获知简单的事实和感兴趣的言论,以使自己能够了解最近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对某一事件别人有些什么看法等等,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与社会与外界的联系,不至于被孤立于人们的议论话题之外。博客批评是人们精神消费的快餐,它的笔调必须适合大众口味,轻松,悠闲,任性而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