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鹅:在战略间游走(一)
详细内容
格局决定结局
小天鹅是江苏工业的一面旗帜,我对小天鹅有深深的敬意。
2002年小天鹅利润总额报亏8.68亿元,令市场人士瞠目结舌,一时众说纷纭,坊间传言四起。
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六道坎,一是技术,二是营销,三是管理,四是观念,五是战略,六是文化。小天鹅通过引进日本松下的技术越过了技术坎;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和名品进名店的营销策略越过了营销坎;通过实行末日管理和实施SAP管理软件系统越过了管理坎。但是在观念上,特别是在国际化视野、资本运作、风险观念、创新精神、速度致胜等方面认识模糊,使小天鹅由盛而衰。比如企业曾经贮备了数亿元的资金以应对入世后的跨国公司的竞争,迟迟不能进入滚筒洗衣机的高端市场,长期局限于“以洗为主,同心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都体现了企业被动应对竞争的保守心态,对跨国公司的实力、国内竞争的态势、消费升级的趋向都有错误的判断,不能放手一搏,市场空间越来越局促。
美国著名的连锁企业彭尼公司在1945年至1958年间犯下同样的错误。彭尼曾被哈佛商学院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商人之一,现代商业的很多思想都由他提出,但是在二战以后,彭尼一直认为世界经济会再次出现大萧条,所以采取了非常保守的方法,固守自己熟悉的小城镇,不敢向大都市发展;死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则,无视信用销售的崛起;产品走低档低价路线,不能适应消费新潮流;管理人才近亲繁殖,创新精神日趋衰落。当西尔斯公司以积极的发展超越彭尼公司后,彭尼公司就再也没有追回失去的优势。
台湾第一大民营企业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说过“人生有三局,格局、布局、步局,每一局都要走好”。小天鹅在鼎盛之期,未能构建出国际化、高平台、大气魄的发展格局,国有体制、保守观念引发的格局之困正是小天鹅2002年巨亏的深层原因。
2003年底,小天鹅在导入民营资本SVT斯威特成功转制以后,终于艰难地跨越了观念坎,战略成为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这一次,小天鹅似乎已经有了答案。2004年11月8日,以“腾飞新起点,双赢谱新篇”为主题的2005年小天鹅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其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是:把小天鹅集团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成为国际家电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