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走过危机的中美史克(一)

走过危机的中美史克(一)

详细内容

所有的危机都将过去,但危机后的企业能否实现蜕变?

  中美史克制药公司的很多员工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三年前的那场烈火,滚滚浓烟似乎还在他们心头萦绕。熊熊火焰中,堆得如小山一般高、打包整齐、隐约还能看到印有“康泰克”字样的药品正在燃烧。

  记录这场焚烧的录像带如今存放在中美史克的资料室里。“这哪里是在焚烧药品啊,是在烧大把大把的钞票!价值几亿元的药品就这样化为灰烬,我们痛心哪!”许多老员工一提起此事就会流泪。

  PPA危机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是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SKCI)与天津医药集团股份合资建立的制药企业,代表产品有肠虫清、新康泰克、芬必得、兰美抒、百多邦、泰胃美等,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制药企业中,葛兰素史克的销售收入一直名列前茅。

  2000年年底,在中国一帆风顺的中美史克公司遇到了“红灯”。2000年11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暂时禁止含有PPA(PPA:盐酸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是一种血管黏膜收缩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药,在治疗感冒的非处方类药品成分中最为常见。)药品的生产、销售、流通和使用。随即明确发文禁止PPA。

  于是,感冒药企业中的领头羊中美史克被押上了媒体的“审判台”。当时,几乎所有报纸的重要版面都在谴责PPA,有的报道甚至还特指康泰克。一时间,PPA等同于康泰克,而康泰克又等同于中美史克。强大的舆论压力,似乎很快就要断送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前途。

  “中美史克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没有碰到什么大的困难。但是,当你很顺的时候,可能就是困难开始的时候。”杨伟强自1997年开始担任中美史克的总经理,拥有多年的制药行业从业经验,虽然有着这样的预感,但仍然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据估计,PPA事件中中美史克的直接损失高达6亿元人民币。

  整个事件起源于同年10月份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服用含有PPA的制剂容易引起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衰、失眠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引发脑出血(中风)。美国食品和药品局当即紧急建议:“在有其他选择药品的情况下,把PPA列为‘不安全’类药物,严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