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诺基亚:“草根”选择的胜利(一)

诺基亚:“草根”选择的胜利(一)

详细内容

在不损害其品牌形象的前提下,这家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在华通过低端路线和产品设计找出开展业务的新方式

  今年初,负责大中华区手机业务的诺基亚中国区高级副总裁赵科林(ColinGiles)回到芬兰总部汇报情况时,他再次受到了即将上任的新CEO奥利・佩卡・卡拉斯沃(Olli-PekkaKallasvuo)的赞扬。在这家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的各个国家市场中,中国区最近两年一直被公司内部公认为是渠道和销售最为完善的区域,而且市场占有率也再创新高,达到了31%,远远胜出老对手摩托罗拉的10%。卡拉斯沃这次也同样要求赵科林给其他国家市场的总裁“上课”,介绍中国经验。

  和去年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受到总部赞赏的不止赵科林一人,公司通讯系统事业部印度区主管AshishChowdhary成了另一个明星,他领导的印度市场,在2005年为诺基亚带来了10亿美元的收入,在当地的市场份额高达60%,“我都能感觉,NOKIA在印度已经不是一个手机品牌,而是印度的生活符号”,赵科林并不掩饰他对同事的欣赏。

  但实际压力已经悄悄到来,目前中国和印度分别是诺基亚在全球的第一和第二大市场,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09年印度手机整体的销售量会超过中国,达到1.39亿部,届时印度有可能成为诺基亚全球第一大市场,而且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诺基亚也开始增加对印度的投资,除了投资1.5亿美元建立新工厂外,也开始加大人才招聘力度。

  而赵科林和诺基亚中国区总裁何庆源面临的局面却是,尽管在包括大陆、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诺基亚各业务部门的销售收入达到45亿美元,贡献了其收入的11%,高过美国市场的8%,几乎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贡献总和分庭抗礼,但从2004年开始,中国手机市场和电信市场的高速增长期就已经结束,高端用户市场几乎开发殆尽,在运营商方面,“13X”开头的手机号码已经售罄,中国移动甚至不得不开通了“159”手机号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