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医院计算机数据存储与安全(一)

医院计算机数据存储与安全(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数据存储与安全

  摘要:总结了医院在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存储与安全的经验及可作借鉴的体会,其结论为医院在信息化过程中系统的维护、数据的安全管理与备份是医院信息管理的关键任务;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 系统维护; 数据存储与安全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是现代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医院各部门提供病人医疗信息、病人费用信息和决策分析统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在医院的日常管理、医疗活动和经济成本核算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就医流程和提高医疗效率的同时,与其它仪器设备一样容易出故障,而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对医院医疗活动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将对医院的医疗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医疗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因此,系统的维护、数据的安全管理与存储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关键任务。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至关重要。

  1 数据备份的目的

  数据备份是一种数据安全的策略,通过制作原始数据的拷贝,就可以在原始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利用备份的数据把原始数据恢复出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计算机系统中所有与用户相关的数据都需要备份,不仅要对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进行备份,还需备份数据库的系统数据及存储用户信息的一般文件。数据备份的目的就是数据恢复,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保护系统最重要的资源─数据。在系统发生灾难后,数据恢复能利用数据备份来恢复整个系统,不仅包含用户数据,而且包含系统参数和环境参数等。

  2 数据丢失的原因

  2.1 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雷击和地震等计算机所在地的自然灾难,造成的数据被破坏或系统完全瘫痪。

  2.2 人为原因系统管理员、一般的维护和使用人员的误操作及黑客的恶意破坏,导致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

  2.3 硬件故障 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包括存储介质和传输介质的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2.4 软件故障 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代码错误及病毒感染造成的数据逻辑损坏,虽然数据仍可部分使用,但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完整、不一致或错误的,这种逻辑损坏不易被发现,当发现数据错误时,可能已无法挽回了。

  3 数据备份之要素

  只有充分考虑了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及时间、备份环境、异地存储方式、资源保证等方面内容后进行的备份才是应用系统真正的可靠保障,也才算为系统的灾难恢复做好了充分准备。随着医院的发展,各类数据的数据量以几何级数递增,医院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来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存储。虽然现在各种硬件设备的稳定性越来越高,但是因为系统、设备本身的问题或外界因素(如停电、自然灾害等)导致计费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数据丢失会使医院业务瘫痪,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就成为一个必须要充分重视的问题。数据备份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具体包括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及时间、备份环境、异地存储方式、资源保证等。

  3.1 备份方式的选择 这里先介绍一下有关备份与恢复的定义。所谓备份就是指将各种主机、数据库中存储的重要数据备份到其他介质中(如备份到磁带或其他硬件设备上)。所谓恢复是指当这些运行业务的主机、数据库发生故障(如硬件损毁、误删数据、系统崩溃)后,将相应的备份数据恢复至原主机、数据库等设备上,从而保障业务的继续开展。 现在一般均采用备份软件对数据进行备份,几乎所有的备份软件现在均支持两种备份方式: 全备份与增量备份。所谓全备份就是将某时刻所有指定数据全部备份下来,而增量备份就是备份上次全备份之后到开始增量备份时刻所有指定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增量备份是在全备份基础上进行的备份,正因为增量备份基于全备份,所以增量备份的恢复也必须基于全备份。现将全备份、增量备份优缺点对比如下。

  3.1.1 全备份的优点可靠性较高:如发生灾难后需恢复哪个全备份的数据,只要直接恢复即可,不需考虑其他数据的影响。恢复时间短:只要将需要恢复的全备份数据直接恢复即可,不需要考虑其他数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