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浅谈深化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培养民族医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

浅谈深化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培养民族医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

详细内容

1 民族医学生在生物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60%以上,来自山区、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亦占学生总数的 60%以上,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不能很好地把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此外,大多数民族医学生深化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培养民族医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 不明白学习生物化学对以后的临床实践有何作用,也没有认清生物化学的价值所在,只是盲目地学习课本知识。 1.2 学习方法陈旧,理解能力较弱生物化学中的抽象概念和机制多,且结构复杂,胞内各部位的中间物质转运机制、论文方式均有不同的特点并密切联系;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和记忆,理论与实践难以融会贯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再加上民族医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差,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而没有很好地去理解生物化学知识,并不能完全理解生物化学的意义。 1.3 缺乏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生物化学学科进展快,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偏深、偏难、偏多的“三偏”现象普遍存在,民族医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压抑的学习状态中,老师也觉得越教越难,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日益增多和更新的教学内容,也无从培养民族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较少,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技术、生活方式无法及时传入,民族医学生在思维领域没有足够的创新空间,缺乏创新精神,忽略了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医学生在心理上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或者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不愿也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很少参加科研活动。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提高民族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只有先激发起民族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他们由 “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老师应从生活中选取适当的例子运用于教学中,这不仅可以激发民族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民族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老师应从生活中选取适当的例子运用于教学中,将生物化学学科内容与生活常识相结合,提高其学习兴趣。 2.2 提高民族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激发民族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其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民族医学生觉得生物化学知识不再抽象、深奥、难懂,认识到了生物化学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也提高了对该门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此外,还可以让民族医学生参与实验研究过程,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让民族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准备试剂,独立进行设计性实验,使民族医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进入更深层次,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研究素质。 2.3 培养民族医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热情和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是大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医学院校中实施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针对民族医学生实践能力差、科研意识薄弱、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应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在科研活动中,民族医学生通过课题设计、文献查找、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和综述写作等,掌握了科学研究信息,了解了学科发展脉搏和科研成果。老师通过与民族医学生的交流,了解其在科研思维上存在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可以激发民族医学生的创新潜能,不断提高民族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 3.1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医学人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熟练的实践技能,还要兼具较强的英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并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医疗人才 [2] 。老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3] 。注意追踪学科领域前沿发展的动态,将新的知识增长点和新技术及时吸纳并融入到教学中去。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制成图片、动画、声音与文字相结合的课件,提高民族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有困难的民族医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对于过易或过难的题目适当地进行修正,根据收集到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成为一个流程通畅回路 [4] 。 3.2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促进了民族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化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 1)提高了民族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的必备素质。民族医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学会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如何观看教学录像等。(2)培养了民族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民族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开设科研思路、科研方法、论文写作等讲座,特别是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协助导师收集资料,进行实验,民族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明显增强,近 3 年导师制民族医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有十多篇。 3.3 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使民族医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深化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创新型学生。在导师制活动中,我校积极支持民族医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开展科研活动并参与论文撰写,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多个奖项,这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导师制使民族医学生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