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乡镇卫生院人力问题和策略研究(一)

乡镇卫生院人力问题和策略研究(一)

详细内容

Abstract

WiththeWHO’sadvocation,allovertheworldpaymoreandmoreattentiontostudyonhumanresource,whichcanofferahelpinfindinghealthstrategy.BeingajunctionintheworkofThree-LevelPrevention,villageandtownshiphospitalsarenowplayingaveryimportantroleinmedicine,preventionandprimaryhealthcare,whichcannotbereplacedbyanyothermedicalinstitution.Afternearlyhalfacentury’sdevelopment,theworkofThree-LevelPreventionhasestablishit’sbasicincountrysideandtheprimaryhealthcarehasalsomadeamightyadvance.Thevillagehealthcareforcesaregrowingsteadilyandgettingintoagreatscale.But,becauseoftheunbalancednessin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delayinreformationofthehealthsystemtothatoftheeconomicsystem,therearealsomanyproblemsinvillageandtownshiphospitals.Forexample,theunreasonablepersonnelstructureexists,thatistherearetoomanystaffsthatwithjuniorprofessionaltitlewhenthenumberofstaffswithmiddleorseniorprofessionaltitleissosmall.Inaddition,lowlevelofmanagementandinefficiencyarealsostubbornproblems.Thepapermakesananalysisofproblemsabove,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whichcanaeleratethedevelopmentofhealthproject.

Keywords

townshiphealthcenter;healthhumanresources;tactics

摘要:在WHO倡导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卫生人力的研究,为卫生决策提供帮助。卫生院作为三级预防网络的枢纽,在医疗、预防、初保方面起着其他层次医疗单位无法替代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三级预防网络在农村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农村卫生队伍已具规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卫生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低素质卫技人员偏多、中高级卫技人员短缺、卫技人员结构失衡、管理水平低下和工作效率不高等人力问题。本文拟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相应对策,以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问题;策略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四大卫生工作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生队伍已具规模,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使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医技水平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面对的问题是十分严峻和突出的:低素质卫技人员偏多;大批中年知识分子需要更新知识;20%~30%的非卫技人员急需培训提高;预防医学专业缺口很大;高级卫技人才十分缺乏等。本文从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人力问题和策略研究两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为农村的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1乡镇卫生院的人力问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合作医疗、三级预防医疗保健网和乡村医生队伍三大支柱的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农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作为承担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总的情况是:数量上是有多有缺、有闲有忙;质量上缺乏具有中、高等学历的卫生专业人才,大批非专业人员挤进卫生队伍,造成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不是主要矛盾。在人才结构上预防保健人员、特色专科卫技人员和管理人才更缺。具体而言,乡镇卫生院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人力问题。

1.1低素质卫技人员偏多据全国1999年资料,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1.17人,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占8%,中专占38.9%,无专业学历占52.6%。具体而言,主要有低学历、低职称、低能力、非专业卫技人员过剩;职称与学历脱节,具有医师职称者并不都具有岗位职称的规范要求,使得乡镇卫生院医技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阻碍了乡镇卫生院有序发展。

1.1.1一些卫生主管部门编制观念淡薄由于卫生系统毕业生分配、调动工作归口主管部门,而一些卫生主管部门的编制观念淡薄,错误地认为编制管理是编制部门的事,所以尽管人事编制部门对超编不许进入做了再三强调,但为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往往采取编制在甲地而人实际在乙地工作;再则,即使是在人事编制部门的要求下,张三真的在甲地,但卫生系统人事内部调动,除象征性地征求地方政府的意见外,人事部门管不着,很快他们便可以将张三调往要去的地方,而编制观念则在他们调来调去中调没了。

1.1.2“近亲繁殖”〔2〕现象突出有一些父母的思想观念陈旧,怕子女吃亏,总想把子女留在身边,不愿把子女放到环境比较艰苦、事业又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乡镇卫生院职工子女就业除报考学校、参军、外出就业外,余下的职工子女有很大一部分先针对性地到自费成人医药中专两、三年混个文凭,有的高中毕业经短期培训后就进入父母所在的卫生院工作,造成低学历、低能力、低职称、非卫技人员偏多。因为“近亲繁殖”,职工缺乏压力,产生不了动力,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者大有人在。而且单位内部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增加组织协调矛盾难度。

1.1.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卫生部门和政府三令五申禁止非卫技人员进入卫生系统,但有些地方却为进入的这些人积极寻找出路。如有些地方在职称评定中,一再突破国家有关规定,为这些人乱开口子、大开绿灯,使其得到好处。为提高非卫技人员素质,一些单位不惜花重金派他们出去学习以得到文凭获取“绿卡”,这无形之中也为非专业卫技人员进入卫生系统起到了鼓励和诱导作用。

1.2中、高级卫技人员缺乏由于乡镇卫生院条件艰苦、工资福利差、设备简陋,高学历人才不愿进乡镇卫生院工作。人才市场开放后,人才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有能力、有学历的卫技人才利用各种方法向上级医疗机构流动,而新毕业的大学生又分配不到农村去,只能从中级职称和未经正规培训的人员中晋升一批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这样就降低了卫技队伍的素质。

1.2.1毕业生下不去较之城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条件艰苦,很多毕业生工作后无住房、生活待遇差,且有不少医学类本科毕业生5年医学课程读完毕业后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农村找对象难,加上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只有留城才是真正地甩掉“泥腿子”,城区虽不缺大中专毕业生,但吸引力不减,毕业生下不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2.2毕业生留不住开放人才市场以后,具有大学学历和中高级职称的卫技人员纷纷流向上级医疗机构,使得本就缺乏中高级卫技人才的乡镇卫生院雪上加霜。全院没有一位大专毕业生的乡镇卫生院也不少见。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乡镇卫生院医技水平的提高,毕业生留不住这一现象值得引起业务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1.3卫技人员专业结构失衡从专业结构看,药剂、口腔、儿科、营养、检验、麻醉、放射、卫生等比重偏小,而护士、管理人员、预防保健人员更为缺少,社区医生偏多,乡镇卫生院中医护比和医防比例偏低〔3〕。

1.3.1大中专层次医学教育混乱迄今为止,以前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主要靠中专层次的医药学校培养,目前很多中专医学院校为适应形势需要已升级为专科层次医学院校,但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未相应提高,专业设置相对狭窄,导致不少单位因人设庙、因人设岗、虚位增多。

1.3.2预防保健工作地位日益提高“以预防为主”是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随着疾病谱转变和人民对预防保健需求的增加,建国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功能重复、力量分散的防保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甚至出现防保空白点。如慢性病防治、心理保健等,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4乡镇卫生院管理干部的知识亟待更新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过程中,卫生人力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现今乡镇卫生院院长一般是由本院的业务骨干提拔上来的,医技水平高、管理知识几近空白,以经验为主,还有一部分是家长或家族式管理,这些管理模式滞后于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管理是一门科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工作,对大家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5工作效率低下近5年资料表明,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年门诊量、出入院病人数、床位数变化不大,有的指标还在下降。这种人员编制上升、工作量下降的现象导致职工积极性受挫,乡镇卫生院生存步履艰难。

2解决策略

2.1因需设岗,定岗定编定编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和基石。为改变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的现象,各乡镇卫生院应根据实际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运行程序和各科室的职责、任务、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定编、定岗,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把一些职能重复、工作量不足、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内设机构和中层职能部门进行调整和精简,做到不养一个“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