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对住院患者按照人文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满意度,实现了病人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三满意工程。
【关键词】人文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自2010年初卫生部下发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核标准以及省卫生厅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以来,我科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学习,统一认识,在创建过程中,充分运用人文护理知识,并结合心内科专科护理特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1人文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概念
人文护理,即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1]。它既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又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成分之一。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2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2.1充分运用人文护理知识,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2.1.1加强人文护理知识学习。护士是人文护理的主要参与者,护士对人文护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到人文护理的执行,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恢复。因此,我科通过知识讲座、学习交流等形式,强化全科护士人文护理理念,逐步完善人文修养,使人文护理贯穿于为患者服务的全过程中。
2.1.2把现代人文融入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中,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面对焦虑的患者及家属,流畅的居住空间、整洁的床单位和方便卫生的设施会给其带来流畅感和韵律感,使人赏心悦目[2]。我科在病区内摆放了绿色植物营造家的感觉,使病人感到温馨,还设立了“文化墙”,墙上张贴了爱心语、对病人的关照、祝福等,并每2周更换,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濒临绝望的病人充满生的希望。
2.2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倡导“五心”服务。即病人入院热心接,病人住院真心待,病人需求尽心帮,病人护理精心做,病人出院诚心送。做到“五个一”服务,即第一时间将病人接到床边,说好第一句话,落实第一顿饭,送上第一壶水,做好第一次入院宣教并送上爱心联系卡,入院次日再次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重复了解病人需求及个性、心理特征,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打下基础。为了使卧床病人卧位舒适,病区利用废弃的软袋盐水自制压疮垫。对老年、有跌倒史的病人,病房内挂跌倒树,提醒病人注意安全。病区内提供便民箱,如针线包、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以方便病人。并取消家属护理,做到“陪而不护”,协助病人翻身、擦背、剪指甲、洗头等日常生活。与病人心贴心交流,全程满足病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