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慢性宫颈炎的微创治疗

慢性宫颈炎的微创治疗

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1 650例。其中宫颈糜烂850例,重度糜烂450例,中度糜烂252例, 轻度糜烂148例,宫颈肥大355例,宫颈那囊135 例,宫颈息肉215例,宫颈管炎95例。大部分患者兼有上述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病变。

1.2 术前准备 未生育或准备再生育者一般不采用此法。因为电切治疗,宫颈愈合后形成瘢痕,不利于患者分娩时宫口扩张,避免因宫口扩张受限而提高剖宫产率。术前患者均查巴氏涂片、液基细胞或宫颈活检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查阴道分泌物除外阴道炎。有阴道炎者,先治愈后再行电切治疗,否则治疗时易出血,易发生宫颈粘连,创面愈合不良。手术时间选择月经干净后3~7d,无需麻醉。

1.3 手术方法 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聚维酮碘消毒外阴,铺洞巾,置阴道窥器,仔细观察宫颈糜烂、息肉、肥大及其范围,聚维酮碘消毒宫颈、阴道,置入宫腔镜,观察宫颈管内有无赘生物、那囊、充血和异形血管。继续观察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病变在宫颈管者,选择边进水边电切,电切功率为60~ 80W,如病变在宫颈外口以外,则不进水,直接电切, 电切功率为40~50W。宫颈糜烂者,以宫颈外口为中心,由内向外作锥形切除,达宫颈表面病变外 3mm,深度达8~10mm;宫颈肥大者根据肥大的直径切到宫颈接近正常大小;宫颈那囊较大者,先切开囊壁,吸净囊液,再电切那囊基底部;宫颈息肉者,电切息肉根部;宫颈管炎者行宫颈管环形电切,电切厚度2~3mm,深度10~15mm。

电切速度不宜太快, 切割组织不能太深,太快太深出血多。切割速度也不宜过慢,过慢标本碳化。电切后宫颈均呈小锥形。切割速度、深度掌握好了,一般不出血或出血少,无需纱布压迫止血或上药。少数出血明显者可电凝止血,电凝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凝固坏死组织增多,增加感染机会及术后阴道排液。术后口服抗生素1 周,保持外阴清洁,禁性生活2个月,电切组织送病检,术后1、2、6个月各复查1次,术后1个月复查时用聚维酮碘轻轻消毒宫颈。以利于宫颈修复。

2 结果 1 650例均一次手术顺利完成,操作时间5~ 20min,术中出血1~10ml,患者术中仅感腰腹坠胀, 能忍受,术后均有阴道排液7~20d,56例患者有少量阴道出血,未作特殊处理,出血自行停止,5例患者术后1周脱痂时出血较多,给予聚维酮碘消毒,纱布沾云南白药粉填塞止血。术后2个月所有患者宫颈均完全光滑,恢复正常大小和形态,无一例宫颈粘连者。术后6个月复查无一例复发。

3 讨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微创手术,对宫颈病变组织进行切除的同时电凝止血,并将切割创面熨平整,视野清晰,相对于微波不能处理宫颈肥大和宫颈炎,重度宫颈糜烂和那囊只要掌握好深度均能一次性治愈,由于电切环比LEEP刀小,可多次地切,比LEEP刀更容易确切掌握深度、范围,操作风险小,出血少,宫颈形态恢复更好。宫腔镜电切可同时对宫腔病变检查,如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可同时电切。宫腔镜电切在直视下操作, 视野清晰,切除范围和深度易于把握,操作安全简便, 门诊就可进行,无需住院,不用麻醉,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治愈率高、恢复快、不易复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