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论军事医学系统的科学要素

论军事医学系统的科学要素

详细内容

1 概念与特性 1. 1 概念军事医学的科学要素是指军事医学系统的科学子系统。依据李喜先等 著的《科学系统论》中关于科学系统的涵义,军事医学的科学要素还可进一步分解为认识要素、知识要素和社会要素。军事医学的认识主体、认识中介和认识客体等构成了认识要素。认识主体是指军事医学的科学共同体,即人类群体中从事军事医学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从事军事医学科技活动的群体,以及开展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临床救治、疾病防控、卫勤管理等活动的群体。认识客体是指军事医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军人的伤病,也包括军人的健康和能力。认识中介是使主客体发生作用的媒介或手段,既包括仪器设备等“硬中介”,也包括科学方法等“软中介” 。

军事医学的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等构成了知识要素。在微观层次上,军事医学科学的知识要素由军事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经逻辑推理而得到的结论所构成。在中观层次上,军事医学科学的知识要素就是学科系统,由众多的军事医学理论所构成。在宏观层次上,军事医学科学的知识要素就是科学整体,由众多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构成。军事医学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社会建制等形成了社会要素,即军事医学的科学共同体。该共同体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各军事医学科研教学和医疗机构、各军事医学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团体、国际及地区性军事医学会议及组织等。

1. 2 特性军事医学的科学要素具备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特性 。一是整体性。军事医学的科学要素,在与军事医学价值要素、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生成军事医学系统的同时,也自成系统,具备系统最本质的特性之一,即整体性。军事医学的科学要素有着与其组分( 认识要素、知识要素和社会要素) 完全不同的新质的规定性,即“整体不同于部分之和”。二是相关性。认识要素、知识要素和社会要素之间,军事医学科学要素与军事医学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军事医学的认识主体、认识中介和认识客体等认识要素,在军事医学科学认识结构的形成、认识功能的产生、知识系统的建构等方面体现重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三是动态性。

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勤务的转型,军事医学科学要素的环境发生着质的变化,军事医学的认识主体、认识中介和认识客体都发生着显著的改变,进而影响着军事医学的知识要素和社会要素,使军事医学的科学要素在宏观上表现为动态性。四是开放性。军队科研机构依托特色优势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科研课题和项目,与国家科研规划、计划紧密衔接,吸收最先进的科技进展为军所用,就是军事医学科学要素开放性的体现之一; 国家和地方科研机构承担或参与军事医学科研任务,是军事医学科学要素开放性的又一体现。五是层次性。军事医学科学的顶层可划分为军事临床医学、军事预防医学、军事作业医学与军事基础医学。顶层学科可进一步分解为二级学科,如特殊环境军事医学可进一步分解为高原、寒区和热区军事医学等。二级学科还可再细化为三级学科。层次性使得军事医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既具备传承的稳定性,又具备拓展的灵活性。

2 地位与作用在军事医学系统中,科学要素并非居主体地位,而是处于为主体服务的地位,为居于主体地位的军事医学工程和技术体系提供认识基础和理论指导,指导平战时卫勤保障活动,促进军事医学工程技术的综合集成。 2. 1 揭示军事医学特殊规律军事医学科学要素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揭示军事医学对象的本质和军事医学活动的特殊规律。与一般医学相比,军事医学的对象具有其特殊性,即特殊军事人群、特殊军事环境、特殊军事活动。近现代战争中,火器伤取代金创伤成为主要的战创伤类型,研究弹头、碎弹片等投射物击中机体后在体内的运动规律、致伤效应及作用机制的创伤弹道学得到快速发展。创伤弹道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火器伤的基本规律,科学地指导了战创伤的救治,空腔效应就是典型的例子。与火器伤类似,核、化、生、新概念武器损伤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相关理论专著均有详细阐述。此外,军队疾病防控、军事作业能力维护也都有其特殊规律需要军事医学科学揭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军人智能作业能力的医学维护问题,是军事医学科学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2. 2 引领军事医学创新发展在军事医学范围和领域的不断拓展过程中,军事医学的科学要素总是进军新领域的先锋,是军事医学工程、技术、管理要素向新领域拓展的引领者。军事医学的科学要素,主要通过对新领域的持续探索,形成新的概念、原理和理论,实现对军事医学创新发展的引领。武器装备的换代、作战维度的拓展都会给军事医学带来新的问题。历史上,化学武器、核武器、生物武器的应用,引发了强烈的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需求,同时也将军事医学领域拓展到了三防医学领域。现代战争中,作战维度向陆、海、空、天、电五维的拓展,将军事医学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