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中药资源的科学发展战略探讨(一)

中药资源的科学发展战略探讨(一)

详细内容

关 键 字:
中药资源,科学发展

摘  要:
对我国当前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资源保护及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药资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科学利用发展中药资源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药资源是我国传统的特产资源之一,它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至今仍与西药共同支撑着我国的医疗体系,为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中药资源已暴露了相当的问题,诸如,环境污染造成中药资源的日益减少甚至濒临绝迹,中药质量难以控制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中药资源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现状的分析研究,及对科学发展战略的思考,以期能为中药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1 中药资源的发展与利用
我国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源远流长。从神农尝百草一直至今几千年来,中药资源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为我国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生机。然而,长期以来这种开发主要以野生采集,手工加工为主,其现代化程度极低,这种产业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今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1.1中药资源的传统利用
中药资源作为传统医药的重要部分,至今仍作为传统药材加以利用。遍布全国各地的中药房生产的仍然是没有质量标准的中药饮片。近年来,虽然参照西医药剂学的方法,对部分中医验方进行了标准化,研制了一批中成药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生产是无序的,对资源的利用极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1.2中药提取物的利用
近年来,随着化学的发展及西药理论的引进,中药的有效成分得以提取和明确,为中药在医药行业的深入应用及日化健康方面开拓了新途径。我国是世界天然药物丰富的原料基地,随着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提取物的兴趣大增,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药物提取物出口国。这种需求的巨增造成了我国部分特产资源的迅速枯竭,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如陕西的贯叶连翘,青海的冬虫夏草,东北的人参等资源。

2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中药资源目前除了野生采集以外,部分药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过长期的栽培和驯化,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一部分,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与良好的发展。同时有些面临枯竭的药用动植物也通过立法进行了强制的资源保护,或进行了栽培化管理。与此同时,国家对中药资源的遗传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与研究,编写了相关的红皮书,建立了多个中药物种的遗传种质资源库。对我国因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而日益减少的药物资源进行保护。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没有质量标准的局面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部分药用资源进行了GAP认证,使这些中药材的种植,栽培,生产走上了标准化道路。同时为了排除环境污染对药材品质的影响,还进行了无公害的管理和生产,使之走上了中药种植现代化的道路。同时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为我国药物资源开拓了新的利用途径,其高效及综合利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保护了药农的利益,提高了药农的积极性,促进了中药产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药物资源本身的丰富性,多年来,不合理的采集与开发利用,受威胁的物种上千种,加上立法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财力上的困难等等原因,我国药物仍有很多物种面临威胁。同时由于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标准化的要求发展趋势,这更显出了当前中药资源科学发展的紧迫性及任务的艰巨性。

3 中药资源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供需矛盾
长期以来,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认识不足,导致了一些地区出现对中药资源掠夺式过渡采收或捕猎。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减弱了中药资源的再生能力。加上有些药材本身产量就极小,如天然牛黄、麝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