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王觐,薛长勇,刘英华,张荣欣,张永,张月红,郑子新
【摘要】 目的 研究棕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方法将棕榈叶严格控制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浸提浓缩测吸光度。结果以70%乙醇溶液浸取棕榈叶,提取温度为65℃,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率最高。结论 棕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 h,固液比1∶30。
【关键词】 棕榈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
棕榈为热带及亚热带树种,产地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和南非等国,我国秦岭以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南沿海均有栽培。棕榈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而生物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抗炎症反应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1〕,在原产地大量棕榈叶都作为废弃物而未被合理利用。棕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直接决定着其药用价值。文章对影响浸取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1 器材
无水乙醇、芦丁、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等均为分析纯国产试剂。棕榈叶由马来西亚灵芝仙公司提供。
日本岛津UV-120-02紫外分光光度计,回流冷凝器,Sartorius BS124s电子分析天平,常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加热锅,植物粉碎机,恒温鼓风干燥箱,pH计等。
2 方法
定量称取棕榈叶置于回流冷凝装置中,加入浸提剂乙醇,严格控制在一定地温度和pH值条件下,浸取3次,3 h/次,将浸取液合并后抽滤浓缩,并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制成粉末状。配取定量试液和不同浓度的芦丁溶液分别同步做与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等的显色反应,然后以芦丁作为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510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浸取液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浸取率。
3 结果与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叶、果等组织中,一般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而在木部坚硬组织中,则多为游离苷元形式存在。黄酮苷类以及极性稍大的苷元(如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一般可用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和溶剂进行提取〔2〕。极性溶剂中,乙醇的使用安全性高,价格较低,可回收利用,故本研究选定乙醇-水作为提取溶剂。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浸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