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药学论文>灵芝多糖对前列腺素E2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及IL?1α, IL?2 mRNA表达的拮抗作用(一)

灵芝多糖对前列腺素E2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及IL?1α, IL?2 mRNA表达的拮抗作用(一)

详细内容

作者:张群 雷林生 余传林 吴曙光

【摘要】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GLB)对前列腺素E2(PGE2)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及IL?1α、IL?2 mRNA表达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作为实验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L?1α及IL?2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PGE2连续作用48h后,脾细胞增殖反应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PGE2浓度在10 μmol/L以上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固定PGE2的浓度为20 μmol/L,并合用不同浓度的GLB(25、50、100、200mg/L),当GLB为100 mg/L以上浓度时可部分对抗PGE2(20 μmol/L)的抑制作用(P<0.05);培养8h及12h后,PGE2(20 μmol/L)可抑制IL?1α及IL?2 mRNA的表达,GLB为100 mg/L以上浓度时可部分对抗PGE2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灵芝多糖可部分拮抗前列腺素E2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及IL?1α和IL?2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灵芝多糖/药理学; 肿瘤/中药疗法; 肿瘤/免疫学; 细胞培养


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是灵芝菌科灵芝属真菌。文献报道〔1-3〕,灵芝多糖(GLB)是灵芝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为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目前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比较复杂,其中之一是有些肿瘤细胞能直接分泌〔4-5〕或刺激巨噬细胞〔6〕分泌前列腺素E2(PGE2),后者可对免疫系统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藉此,肿瘤得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在体内无限生长。本研究观察了灵芝多糖对PGE2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及IL?1α和IL?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灵芝多糖的抗肿瘤免疫学机理。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C57BL/6j及BALB/c小鼠(SPF级),8~10周龄,雌雄兼用,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分别为:2005A044和2005A046。

1.2 药品与试剂 RPMI?1640培养基(GIBCO公司产品);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产品);HEPES(MDBio, Inc分装);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焦碳酸二乙酯(DEPC)、前列腺素E2(PGE2)均为Sigma产品;RNAoutTM(深圳市华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傻瓜逆转录(RT)反应体系〔AuPower RT PreMix, 内含逆转录酶、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s)、RNA酶抑制剂、缓冲剂等〕, 傻瓜聚合酶链反应(PCR)体系(PCR PreMix,内含Tag DNA聚合酶、dNTPs、PCR增强剂、缓冲剂、上样染料及稳定剂)均购自赛百盛公司;Oligo d T 18(TaKaRa产品);琼脂糖(Biowest Agarose, 上海YITO生物器材企业有限公司分销);溴化乙锭(EB, 上海博彩生物工程公司产品);GLB参照文献方法〔7〕提取,为多糖组分,呈浅棕色,易溶于水,分子量7 000~9 000D。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311型CO2培养箱(美国Forma Scientific 公司);AB?120型电子分析天平(美国Denver Instrument公司);连续波长酶标仪(Bio?RAD公司);CS?15R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Bechman公司);PTC?100TMPCR循环仪(美国MJ Research. Inc.公司);Power PAL3000电泳仪(Bio?RAD公司);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法国Ets VILBER LOURMAT公司)。

1.4 方法

1.4.1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参照文献〔8〕进行。

1.4.2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 参照文献〔8〕进行。结果用570nm处的光密度(D570)值表示。

1.4.3 总RNA提取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所提供的方案按比例缩小进行操作。于96孔板中,每孔加RNAoutTM试剂40μL,每组收集10孔裂解液于0.5mLEppendorf管中,提取总RNA。

1.4.4 逆转录反应 DEPC处理水配制的Oligo dT18 (10 nmol/L)与DEPC处理水配制的总RNA (0.1 mg/L)按体积比1∶1混合于Eppendorf管中,70℃孵育5min,4℃冷却2min。吸取上述混合液20μL加入AuPower RT PreMix 管中,振荡混匀,加石蜡油15μL,1000r/min离心3s,置PCR循环仪中反应。反应参数如下:42℃、60min,94℃、5min。

1.4.5 PCR扩增 PCR引物采用在线软件Primer 3进行设计。小鼠IL?1α:上游引物 5’?GCATTCACAGCAGGATTT?3’,下游引物 5’?GAATAGGGGAAACACTGA?3’,PCR扩增产物为354bp。小鼠IL?2:上游引物5’?AAGCTCTACAGCGGAAGCAC?3’,下游引物5’?TCATCGAATTGGCACTCAAA?3’,PCR扩增产物为348bp。小鼠β?actin:上游引物 5’?AGAGCAAGAGAGGTAT?3’,下游引物 5’?GGGGTGTTGAAGGTCTCAAA?3’,PCR扩增产物为216bp。经预实验发现IL?1α和IL?2 mRNA的表达丰度约为β?actin的1/5左右,为了使被检测基因的扩增速率与β?actin的扩增速率基本一致,均处于指数扩增范围从而防止平台效应,在进行β?actin基因扩增时,将逆转录第1链cDNA 产物稀释5倍,其他条件与被检测基因相同,操作如下:在PCR PreMix 管中加入消毒双蒸水8μL, 被检测基因mRNA逆转录产物2 μL或内参β?actin mRNA逆转录产物经5倍稀释后2 μL,相应的上、下游引物各5μL(15pmol),振荡混匀,加石蜡油15μL,1000r/min 离心3s,置PCR循环仪中反应。反应参数如下: 94℃预变性2.5min, 然后进入以下28个循环:94℃变性45s,57℃退火1min,72℃延伸1.5min。循环完毕,72℃延伸5min。

1.4.6 半定量分析 取被检测基因和β?actin RT?PCR扩增产物上样于20g/L琼脂糖凝胶(含溴化乙锭0.5g/L)梳孔中,采用0.5倍Tris?硼酸电泳缓冲液,在3V/cm电压条件下电泳50min。将凝胶转移至凝胶分析系统暗箱中,在紫外线照射下测定PCR扩增产物的荧光强度(I)值。结果表示为:p=〔I检测基因/(Iβ?actin×5)〕×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数据的显著性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CR半定量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PGE2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LR)抑制作用的造模浓度 将C57BL/6j及BALB/c小鼠脾细胞按体积比1∶1混合作为MLR模型,PGE2连续作用48h后,小鼠脾细胞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0 μmol/L以上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根据表1结果,选择PGE2抑制模型的造模浓度为20 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