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部位诊断价值(一)
详细内容
作者:张竹强 马淑一 任丽英 郭智宇 俞惠敏 闫玉伟
【摘要】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部位及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MRI和MRCP检查。结果: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准确率高。结论:MRCP为安全、可靠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能判断梗阻的具体部位,根据MRCP特征基本可推断疾病的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梗阻;黄疸;诊断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ic resona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诊断胰胆系疾病的新方法。它利用胆汁和胰液含有大量自由水,其显著长于周围组织的T2弛豫时间的特点,采用重T2WI显示前者的信号,经图像后处理系统获得类似ERCP的图像从而达到类似造影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选用4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4~73岁。使用GE 2.0T磁共振仪,常规MR扫描包括T1WI、T2WI轴位和T2WI冠状位;MRCP采用重T2WI序列,三维多平面成像,检查前禁食水10小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包括胆道结石19例,胆系炎性病变4例,胰头癌11例,壶腹癌9例,胆管癌2例。
1.2 MRCP结果 (1)胆石主要表现为胆管腔内圆形或椭圆形无信号区或低信号区,病灶处呈倒杯口状,近端胆管扩张;(2)胰头部炎症及壶腹部炎症表现为胆总管扩张及近段壶腹部水平逐渐变细呈狭窄或梗阻,其缩窄的边缘轮廓尚有一定光整性,胆囊及肝内胆管扩张均不太严重,远较恶性梗阻为轻,有时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存在;(3)胰头癌引起的梗阻为偏心性充盈缺损,胰头段梗阻上方的胆管扩张,胰头区胰管不显示,远端主胰管扩张;(4)壶腹部癌能显示典型的“双管征”,可见两管汇合处有形态改变;(5)胆管癌表现为胆管突然截断,狭窄段胆管不规则,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2 讨论
MRCP的概念是由Wallner[1]首先提出,其原理是利用胆汁和胰液含水量高而具有质子密度并与周围软组织在T2WI序列有良好对比的特点,通过突出静态液体信号,抑制周围软组织信号,使胰管及胆管树显示出直观清晰的图像,获得类似于ERCP和PTC的影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