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处理(一)

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处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中运用,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处理。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女性病人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观察病人术中SBP、DBP、HR及术后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在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基本相似,试验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观察组明显下降。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中运用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能明显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药物;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常伴有恶心呕吐(PONV),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在围麻醉期应用能有效地预防PONV。我院自2001年以来共开展LC 1100多例,我们选择其中部分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 Ⅰ~Ⅱ级样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女性病人72例,年龄27~61岁,术前均无吸烟史、晕动症史、胃肠疾患等。体重标准在10%以内标准体重=身高-105(cm)。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试验组44例。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 (略)

  1.2 麻醉方法 诱导用咪唑安定0.05 mg/kg、异丙酚1 mg/kg、维库溴胺0.1 mg/kg,插管后用2%异氟醚吸入、维库溴胺1 mg/(kg?h)静脉维持,术后结束前10 min停止吸入肌松剂。观察组不给药,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后静注地塞米松10 mg,手术结束时静注氟哌利多1 mg。凡手术结束后30 min患者自主呼吸不能恢复或需拮抗者,均不计入本试验。

  1.3 监测与治疗 术前采用PHICI PS-V24正监测仪连续监测无创血压SBP、DBP、HR、HCG、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插管后接麻醉执行机械通气,术中对症处理,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后5 min,手术结束后5 min的SBP、DBP、HR,观察病人离开手术室的意识状态、伤口疼痛程度,术后24 h随访恶心呕吐、术中知晓及病人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测,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测,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