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基础教育论文>试论中度弱智儿童行为养成教育初探(一)

试论中度弱智儿童行为养成教育初探(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弱智儿童养成教育耐心持之以恒灵活多样
  论文摘要:弱智儿童本身存在不同的身心缺陷,因而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就相对较多,诸如缺乏应有的是非观念,行为的自觉性较差等,刘正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思品乎一直是困扰弱智教育工作的一个困难问题,结合教育实践,从养成教育的基本前提、评价与理解弱智孩子的优缺点、灵活多样的教育训练方法、持之以恒的教育态度等方面谈谈对养成教育的感受和理解。
养成教育是施教者从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出发,给教育对象制定适当的教育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而坚持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形式。顾名思义,养成教育不是一个一毗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断探索,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养成教育的原则和力,法在指导我们教育和训练弱智儿童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弱智儿童存在不同的身心缺陷,因而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就相对较多,诸如缺乏应有的是非又赊念,行为的自觉性较差等,纠正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思品习惯一直是困扰弱智教育工作的一个困难问题,本学期我利用“包班制”这一便利条件,加强了中度弱智儿童思品行为养成教育的探索和尝试月形吉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简单地谈谈自己对养成教育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1全面了解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及个性差异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墓仁前提
全面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能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这是对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只有较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们面对的是个别差异较大的弱智孩子,这扰蓄要我们花更多的精力来认识和了解他们,既要注意他们共同的身心缺陷和障碍,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就我班现有的名弱智儿童来看,洲门的平均年龄9岁多一点,相对而言他们的年龄偏小,因而在活动、劳动、行为的自觉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从他们智残的原因和类型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唐氏综合症患儿3人,孤独症儿2人,精神障碍儿和脑瘫儿各1人,智残原因至今不明者4人,而目_即使是对于同一类型的智残儿童来说,他们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是以细心观察学生为基础的,作为弱智儿童的班主任,我们要随时注意留心观察,要善于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问题,尤其是对于问题行为较多的弱智孩子更要注意及时疏导。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应及时得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对部分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的记录和分析。
2正确地评价与理解弱智孩子的优缺点,奠定了成功地开展养教育的良好基础
“凭借学生的优点进行教育”的原则要求我们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一个弱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是非能力较差的弱智孩子,他们身上的问题行为较多,甚至是屡教不改,层出不穷,对此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和叹息,没有一种宽容的态度,那么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进步。尽管他们毛病较多,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某些优点,他们也象正常孩子一徉渴望进步,希望得到表扬和奖励。因此,在对待孩子的缺点行为是,我总是注意从问题的侧面出发,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信心,促使他们不断地战胜自己,逐步地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