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政治其它相关>现实主义不能超越―― 国对日外交的必然选择(一)

现实主义不能超越―― 国对日外交的必然选择(一)

详细内容

[内容提要] 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趋势明显。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新世纪之初,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日本受国家性、国民性影响,在国家战略上一直以追求强权为目标。目前日本国内各个方面情况日益表明,在右翼保守势力的推动下,越来越倾向于走过去的老路。为了国家发展和东亚和平,中国必须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与日本展开积极博弈。

  [关键词] 强权第一 现实主义 相互依赖 博弈

冷战结束以后,中日两国发展形势迥异。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日本则陷入长期经济低迷,政局动荡,国民自信受到重大打击。日本右翼保守势力乘机兴起,妄图主导日本国家走向。在地区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化,去年国内某些学者提出了“对日外交新思维”的观点。主张搁置历史问题,借助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推进中日关系的根本改善,从而为中国崛起创造条件。笔者认为,中日关系呈现“经热政冷”的局面的主要责任在日本。在日本没有彻底反省历史错误的前提下,谈中日合作缺乏信任基础,有悖于中国坚持正义和公理的“和平崛起”的原则。

一、“强权第一”是日本的一贯的国家战略

日本近年来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再一次印证了美国著名日本研究专家肯尼斯.B.派尔对日本外交传统的论断:“一味追求强权的机会主义”。【1】

笔者认为,这种外交传统、国家战略是由历史因素形成的,日本的国家性使然,宗教使然,国民性使然。

基辛格博士在《大外交》中这样描述日本:“与外界隔绝的日本以其独特的风俗习惯自豪,借内战延续其军事传统,并深信其独一无而的文化可睥睨外来的影响,优于外来的文化,且最后必然战胜而非吸收外来文化,其内部的结构便建立于如此的基础上。” 【2】基辛格博士很精辟地概括出了日本的国家特性。

日本恶劣的地理环境是军国主义诞生的土壤。日本列岛面积狭小,多山少平原,时常发生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而且孤悬海洋,对外交往受到严重阻碍。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生活在日本列岛的日本民族的先民们,不得不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展开激烈的厮杀。这种战争在日本的历史上延绵不绝,极其惨烈。

在长期的战争中,军人赢得了统治地位,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人专政的幕藩政体,并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军人道德规范――武士道。“武士道,如同它的象征樱花一样,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 【3】生存的危机,人口的不断增殖,使得日本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极度渴望大陆,在军国主义统治下,日本一有机会就向亚洲大陆伸出扩张的魔爪。

日本的国教神道教中也孕育着军国主义。除了在北海道分布着数量极少的“虾夷”族外,日本基本上是以大和族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国家。神道教的教义如是说:“世界至尊之神为天照大神(太阳女神)。她要实现‘八弘一宇’,统治全世界。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五世孙,他在人间的使命是,‘征服东方,进行统治’。万世一系的天皇是‘现人神’,既是神道的最高祭司,又是日军的大元帅。日本武士是‘天孙’民族的代表,按神的意志征服‘劣等民族’,凡战死者也都是神,被奉入靖国神社或圣地的护国神社。【4】这就是皇国史观的源头。

军国主义也是隐藏在日本民族性当中最深层的东西。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被公认为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最权威的著作《菊与刀》中,这样阐述日本国民性:“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一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 【5】

这些几乎相互对立的性格特征,完美地日本人身上融为一体,只不过不同时候表现不同方面而已,对外人和弱者与对本集团内部的人和强者态度截然相反。

日本文化对生命是漠视的,特别是对弱者的生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武士道本身就是一种杀戮的道德传统。武士道表面讲求“义、勇、仁、礼、诚”,注重名誉,讲求忠义。实际上都是为了使武士为主人尽忠。武士极其重视荣誉,失败了会剖腹自杀。胜利的一方,有权力砍下对方的头颅。武士道不讲宽容。对于求饶者,要进行“劈斩”,也就是把人从正面劈为两半。武士道中有:“剑不虚入”的说法,也就是剑一出鞘,必有斩获,方能入鞘,不能杀伤敌人,就要杀伤自己。

日本人在社会内部极其讲究秩序。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下级对上级只有义务。他们的文化中,崇拜强者,对强者无条件地服从,极尽谄媚之能事。他们屈服于强者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强者。他们顽固地相信力量,为求强权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

所以在明治维新当中,“出于强权的第一的想法,日本铲除了旧体制,从一个文明那里借来了一套新体制。要使国家强大就必须牺牲传统的知识、价值观念和做法,明治的领袖们是不会像亚洲国家的领袖那样扼腕惋惜的。” 【6】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强大,羽翼还未丰满的日本借侵略琉球、朝鲜、中国而迅速崛起。在崛起中:“强者的第一想法使日本的外交政策非常现实,这种现实主义成为整个现代史中日本外交的最大特点。” 【7】国际舞台上谁势力最大,日本就会跟谁结盟。1902年到1922年追随英国,1936年到1945年追随德国,1945年后则紧跟美国。

机会主义、现实主义,只不过是手段,强权才是真正的目的。“八弘一宇”的理想不断推动日本对外扩张。西方化与亲西方变成了他们反西方的手段。当实力足够强大,它便开始挑战西方的霸权,谋求更大的强权。这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对外扩张中,日军恶贯满盈,罄竹难书。

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被强制实行民主改革,制定了和平宪法,放弃了战争权,但不彻底,天皇制得以保留,大量右翼保守势力没有被摧毁。日本迅速实现了国家复兴。民族主义、右翼保守势力乘机死灰复燃。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神话时,要求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舆论甚嚣尘上,强权思想又再次展露。但是进入90年代,日本从经济巅峰上跌落下来。经济萧条,政局动荡,日本人自称为“失去的十年”。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经济衰退、政治上混乱、社会动荡时,往往给民族主义提供天赐良机”。【8】“右翼保守势力乘机兴起,掩盖侵略历史,推卸战争责任,拒绝反省和认罪,利用民众缺乏历史认知和反省,鼓动民众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推动日本政府政策向右调整。”【9】

右翼保守势力的主张,迎合了日本民众的心态,势力不断膨胀,日本和平人士已经无法与之抗衡。右翼主张实质上是日本追求强权的大国战略的反映,要求甩掉历史包袱,恢复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同时利用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崛起。

出生在战后的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对侵略历史缺乏了解。“他们共同主张:在政治上冲破宪法束缚,走政治大国道路,不背历史包袱;在经济上主张彻底改革现行结构,引进竞争机制;在外交上姿态强硬,欲与大国平起平坐,对国外批评的逆反心理较强。”【10】由于老一辈政治家开始退出政坛,他们目前已经占据日本政坛主导位置。

目前日本政坛保守主义倾向已经十分明显。“2003年11月9日,日本众议院大选名单揭晓。日本主要6党围绕参议院小选区300席和比例席180席共480个席位展开激烈角逐。结果如下:自民党获得237席(减10席);共产党9席(减11席);社民党6席(减12席);保守新党4席(减5席);无党派13席。自民党、公民党、保守新党联合政权取得275个席稳定多数。由于保守新党在大选后并入自民党,三党联合执政框架得以保持。共产党等左翼政党遭受重创,日本政党保守化趋势明显。”【11】

小泉纯一郎是日本新生代政治家的领军人物,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革,获得民众高支持率。

小泉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日本经济已经表现了复苏迹象。“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日本实际GDP连续7个季度正增长。”【12】 “实质民间消费设备投资全面增长,特别是设备投资连续5个季度增加,出现了民间主导的经济增长态势。”【13】“但是通货紧缩依然严峻,反映物价动向的通货紧缩率依然为-2%左右。2003年的日本居民消费依旧低迷,失业问题继续恶化,财政困境无丝毫好转。”【14】

小泉政府在外交上紧随美国,不断以支援反恐作战为借口,将向海外派兵合法化,从而动摇了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基础。2001年,在美国打击塔利班期间,小泉内阁向国会推出《反恐怖活动特别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海上保安厅法修正案》,得以迅速通过。【15】并随即派军舰赶赴印度洋支援美国作战。2003年7月,日本国会又通过了《伊拉克重建特别法案》,日本政府公然向尚处于交战状态地区派兵。

向海外派兵,不仅加强了美国同盟,还使和平宪法第九条空洞化。在右翼保守势力的推动下,“目前日本国民支持修宪人数已超过半数”。【16】 “新闻媒体和参政党都设立了宪法调查会。参众两院也于2001年设立了“宪法调查会”,计划用5年时间对宪法进行广泛,综合的调查研究。并于2005年推出最终报告(从最近的动向看,可能将时间提前到年内)。”【17】而共产党、社民党等护宪势力则不断削弱,修改和平宪法将对日本今后国家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

修改了和平宪法,日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正式”军事大国。

“自1993年起,日本已连续10余年成为世界第二大防卫费支出国。”【18】“除去战略武器来衡量,日本自卫队综合作战能力,仅次于美俄,与英法不相上下,在亚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之匹敌。”【19】据日本媒体透露,到2010年,日本的核料拥有量将达到100吨,除了核电正常消耗外,可剩余62吨。每吨钚可以制造120枚核弹头,这62吨钚足以制造7500枚核弹头,使日本成为超级核大国。【20】 “美国国防部宣布从2004开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后,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也随即宣布把日美两国合作开发的导弹防御系统(TMD)推进到开发和部署阶段。”【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