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4v6和LYVE?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一)
详细内容
作者:陈睿,汪蕊,杨婉华,马湘一,卢运萍,王世宣,马丁
【摘要】 目的 探讨CD44v6和LYVE?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CD44v6、和LYVE?1在63例卵巢上皮性癌、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中CD44v6和LYVE?1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CD44v6表达强度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LYVE?1的表达和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正相关,而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差异无显著性;CD44v6和LYVE?1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显著相关;CD44v6和LYVE?1在卵巢癌中协同表达。结论 CD44v6和LYVE?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中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其检测可为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CD44v6;LYVE?1 免疫组织化学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xpression of CD44v6 and LYVE?1 in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Key words: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CD44v6;LYVE?1;Immunohistochemistry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个复杂多步骤过程,与肿瘤细胞的粘附、新生血管形成和淋巴道转移等有关。研究表明,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变异体主要表达于上皮源性细胞和肿瘤细胞,其中尤以CD44v6与肿瘤细胞浸润、转移趋势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1]。LYVE?1是淋巴管壁透明质酸(HA)的主要受体,且是肿瘤组织淋巴管形成的特异标志[2]。但CD44v6和LYVE?1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无关系、是否存在协同作用,目前报道甚少。本课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同时检测卵巢癌组织中CD44v6和LYVE?1的表达情况,试图探讨它们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关系及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收集2002~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保存卵巢上皮性癌标本63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45例,粘液性囊腺癌18例,术前均未接受过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0年标准:I期12例、II 期18例、III期13例、IV期20例。根据WHO组织分级标准分级:I级17例、II级27例、III级19例。同期随机选取正常卵巢组织4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
1.2试剂
鼠抗人CD44v6蛋白mAb为Bender公司产品,羊抗人LYVE?1蛋白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z Biotechology Inc公司,SP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公司。
1.3实验方法
石蜡包埋标本,4μm连续切片,经微波抗原修复、血清封闭、一抗二抗孵育、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抗体工作浓度1∶250。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用CD44v6和LYVE?1乳腺癌阳性片作阳性对照。
1.4判定标准
染色阳性表达为棕黄色,根据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判定:阳性细胞5%者为阴性(-);5%~50%者为阳性(+);>50%者为强阳性(++)。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处理,根据数据来源和统计学要求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CD44v6和LYVE?1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CD44v6染色主要存在于细胞膜;LYVE?1 染色主要存在于细胞浆,细胞膜亦有部分染色,见图1。CD44v6和LYVE?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见表1。表1CD44v6和LYVE?1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