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急诊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对提高急诊ICU护理教学效果的作用。方法将在我科进行2005级和2006级护理本科生,分别设为传统组和PBL组,进行临床实习教学,比较分析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PBL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能提高急诊ICU的护理带教质量。
【关键词】护生实习带教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临床护理实习是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过渡,对学生充分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临床带教质量直接影响护生的专业能力。近年来,笔者尝试将PBL教学法引入急诊ICU护理护理教学中,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护理专业4年级本科生70人,男4名,女66名,年龄20-22(21.0±0.26)岁。其中2005级36名,2006级34名,2005级为对照组,2006级为试验组。两组护生的年龄和上学期期末总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按相同的实习大纲轮转顺序到我科实习。每次接受实习护生4名,实习时间1个月。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进行带教,PBL组的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2.1带教教师培训根据实习内容要求,每个班次(本科室实行三班倒工作制)指定两名带教教师,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五年以上临床带教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PBL培训,培训护士长具体负责,培训内容包括PBL教学法、带教内容、要求等,根据ICU工作特点,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即利用每周一次对带教教师进行模拟教学指导,最后选定经试讲考核合格者为带教老师,不合格者继续接受培训。培训不只限于实习前,也贯穿于整个实期间,以不断提高教老师运用PBL教学法水平。
1.2.2实习前准备工作实习前2周,ICU带教老师、护理部主管实习主任、ICU护士长、学校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制定PBL教学实施方案,提出带教要求。
1.2.3实习时,1名教师负责带教2名学生,护生首先熟悉所管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等,带教老师提出相应问题,护生回答。对有疑问的地方,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形成具体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医生、护士等方式寻找答案。以便在小组讨论时,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共同讨论出正确答案。提出疑问,形成问题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
1.2.4小组讨论形成问题后,给护生2-3天的时间寻找答案或证据。讨论时带教老师负责主持,4名实习护生和护士长均参与。
护生对护理问题提出自己的答案或证据,每位成员均需发言。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的责任在于组织和引导。
1.2.5效果评价通过出科考试形式评价教学质量,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
2结果
2.1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
2.2两组护生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